“诶,皇后也对数学感兴趣?"乾隆挑眉,皇后如果能给永璜、永琏讲题,自己是不是就不用学了?
不行,连皇后都会,自己不会,那岂不是更丢人?“臣妾不过想看看皇上从前的笔记。“皇后有些不好意思,“有次臣妾整理您的字帖,发现您会随手把诗句写在上面,臣妾就想,或许其他课本也有。”乾隆…”
糟糕,上课走神在课本上写诗被皇后发现了……“臣妾本打算把您在数学课本上写的诗句抄下来,整理好再呈给您。“其实是有些诗句写得太草率,皇后怕拿出来又会拉低皇上写诗的水平。“皇后有心了。"乾隆感动,“现在就拿给朕看看。”二人去了书房,不仅找出乾隆以前用过的数学课本,还有一些他听汉文课做的笔记。
那都是少年时期的回忆,乾隆边看边和皇后说起以前读书的事儿。他和五弟从小一起读书,但他在各方面都是碾压五弟。明明一起上课,五弟却经常跟不上他的进度。
他就等着五弟,有时候还当五弟的小师父。“永璜、永琏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,俩孩子的进度倒是同步。“乾隆从自己小时候想到尚书房的俩儿子。
“是啊,这四个孩子的功课都不相上下。"皇后道:“就是额尔登额和永璜的字写得好些,咱们永琏那字还需多加练习。”“那是因为永琏刚学写字不久。“乾隆心说等过一两年,兄弟二人的差距就拉开了。
“朕常听阿桂和陈德华说,永琏背书更快更轻松,对文章理解的也快。“乾隆道:“就是弓马骑射上,这孩子学得慢些。”皇后刚想替儿子说几句,就听乾隆已经给儿子找好了理由,“额尔登额有一定基础,永璜比永琏大两岁,身体素质自然比弟弟好,明瑞是从小受你们家家风影响,五岁多就被你四哥带着骑马。只有咱们永琏之前完全没接触过弓马骑射。”
总之,永琏现在弓马骑射落后也是他这个当阿玛的没提前教,和孩子没关系。
皇后…”
行吧,还好这些话儿子听不见,否则那小子更有理由偷懒了。永琏的弓马骑射落后,并不是因为他不认真学,只是因为剩下三个小伙伴都有点卷。
他灵魂虽不是普通六岁小孩,身体确实是六岁小孩的身体,真的卷不动。而且永琏没有日后立军功的打算,也没必要卷,能学个差不多就行。可尚书房现在就四个人,一旦涉及可以比较的项目,他都是最后一名。“真希望六叔快快长大,到尚书房和我们一起学习。”从泰陵回来后,弘瞻就从圆明园搬到了宁寿宫。永璜、永琏给皇玛嬷请安时,顺便能和弘瞻玩一会儿。弘瞻刚来头几天觉得新鲜,这里有皇额娘和额娘,还有皇兄皇嫂,大家都对他好。
但过了几天,小家伙就觉得这里没圆明园好了。宁寿宫地方小不说,还不允许他到处跑着玩儿。还是圆明园自在,他只要不出园子,随便他撒欢儿。小家伙有点同情侄子侄女们。
但听小侄子说希望自己跟他们一起去尚书房,弘瞻就问:“尚书房好玩儿吗?”
永璜刚想说,尚书房是读书的地方,不是玩的。旁边永琏已经开始哄叔叔,“好玩好玩,特别有意思,上午玩小木棍,下午骑小马。”
永璜…“行吧,弟弟说的也没毛病。
弘瞻一听可以骑小马,眼睛亮了亮,“我明天就想去!”他说完就跑去找太后,“皇额娘,我要去尚书房!”太后笑着揉揉她脑袋,“你太小啦!要过两年,等你和你永琏小侄子一样大的时候,才能入尚书房。”
弘瞻:“不嘛不嘛,我现在就要去。”
“这孩子,也太好学了。"太后笑着跟旁边的谦妃和裕太妃道。永琏和永璜追出来,正听见皇玛嬷夸六叔。俩小少年对视一眼,才不是这么回事呢。
但俩人也没解释,只是把准备撒娇打滚的六叔叫到院子里玩儿了。次日,乾隆来请安,太后就跟他夸起弘瞻。“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