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若早些时候,他在渤地立足未稳,我可以胜他;但现在他占据了先手。”
先前黄玉城没丢,亦或是说,在戍天历36年10月后,葫城还保持着昊军的有生力量,且龙裔们愿意服从军令不拖后腿,那么赵诚还有发挥空间。
可现在?武飞的破绽,赵诚找不到。
赵诚在评价武飞兵法时,用“谨小慎微”来描述其性格,在不懂行的人眼里,武飞是足够大胆了。但在赵诚看来,若是让他来接手武飞的条件,现在燕地都已经易主了。
武飞这性格是学生时期养成的,学生为了尽可能应对考试,要把所有题型都熟悉一遍。话说这种前世的中上的性格,放在这个时代那是很罕见了,赵诚现在纵然有很多妙算,那都是建立在其他为将者不谨慎,不反省自己的弱点上;但现在,来这一路看到了武飞清晰的大局观,而在这个小小的墨守之城,更是看到了远超常人的细节。
一旁的龙裔黄涛不服气:“赵将军若是没有胆量,就让我等试一试。这个小城,以我等炮强,兵坚,我三日拿下!”(赵祈已经被调回去了)
赵诚:“你不晓得这些堡垒四周有多少机关,没有四五日,尔等试不完的。而四五日时间,你若是被堡中守军拖住——”
随后,赵诚指了一下城头上开始变换的旗帜。指出城头上旗帜和远方三十公里外烽火台进行了信息联动。
武飞的兵家专业技术,第一次遇到了懂行人士的点评。
浦娥按住想要反驳的黄涛:“难道,这就毫无破绽了?”
赵诚皱了皱眉头:“此等僵局,战不在于疆场,而在朝堂;将相不和,君臣猜忌,难保金汤之固——然而说到这,赵诚默默叹了一口气。”
一直以来龙裔在普通战阵上以寡敌众,赢多败少。所以有那么一点骄傲。但兵家数万人以上大战的调配,是要靠筹算。
失去了顾首关以南的资源,昊国在北边燕境今年各种粮草物资都会发生短缺。
赵诚给浦娥透了一个底,为今之计,只有迁都。浦娥摇了摇头。
龙裔们从昊天界逃出来有着悲惨记忆,是很难再接受这种丧权辱国情况的退让。
浦娥不死心:“真的不能打吗?”
赵诚:“从燕土南下,只能支撑一万到两万人;而我等稍微在一个城池下顿挫个几天,大军的粮草就后继乏力,容错率太低了。”随后赵诚反向论证到,放弃顾首关后,他们也不会大规模攻伐我们,他们的粮草也支撑不了大规模出关。
但刚说完这句话,赵诚立刻打补丁:“两到三年内没法大规模出关。”
因为赵诚蹲下身子,发现让他更加骇然的事,那就是水渠周围的土比较新,显然是新挖的,赵诚心里默然:“耕战一体化!”
赵诚有感于自己在吐露实情,浦娥却已经听不下去了,也没有继续说下去,而是记在心里面。
赵诚:“一年前若是早点知晓此子来到渤地,我会不惜一切代价拿下他,为我所用啊。”
…赵诚:“我需要一个王佐之才,且能与我同心…“
开春后,武飞感觉两次海上偷袭都被反向伏击了,遂暂时停下了海上骚扰,随后武飞更是发现顾首关内已经不是在死守,而是巡逻兵丁按照讯号轮班巡逻探查,且燕地出现了兵力集结,这样一来自己派出去的斥候,搞事情难度也变大了。遂明白,那位昊国的大将军来了。
就在武飞紧张时,顾首关那边派来人主动来联系,表达了昊国大将军对武飞“惺惺相惜”的感受,不禁夸得武小雀舒坦。
武飞:”过去在家中只有自己拍武恒羽马屁,今日竟然有这样的知己!难得啊。“
虽然在斥候和封锁上互相防着没有任何漏洞,但一来二去双方使者都相互沟通了,今天武飞送了点土特产,明天赵诚回了一点礼,武飞就加倍回过去。
可就在倒春寒过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