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城,并不随军北上。永吉和其他部族首领不同,别人求的是奴隶财货,他要的是战场功勋,以此证明自己不是麻雀而是能够翱翔万里的苍鹰。见到别人见财心喜的模样,少年豪情的永吉少族长自然是满心鄙视之意。
“出征!”
安乡关城楼上红旗招展,宋大帅一声令下,十万大军在各自部族首领率领下,驱策起战马奔腾向北,扬起无边的尘烟遮天蔽日,兵分三路直扑湟州吐蕃最南面的安川堡。
与此同时,在河州西面一百多里外的通津堡,同样有一支大军向北进发。包约统领的军队出兵之后,随即兵分两路,包约和张怀忠各带一支,直奔属湟州吐蕃部黄河岸边的大通城、安疆寨。
此战的抚恤丰厚,甚至战死一个奴隶的抚恤比买一个奴隶需要的钱财还多。各部的头人们纷纷在军中立下规矩,严明大帅的军法,此次作战除了绝对服从号令之外没有任何的军纪,每破一城只要不屠城滥杀其他一切皆允。攻下的城市俘获的人丁那可都是自己的奴隶财货了,士兵们行些奸淫掳掠的事情可以激励士气,但是要杀降人那头人们就万分不肯了。
湟州吐蕃诸部人丁七十余万,比河州番部还要多些。可战阵之道并不是比谁的人口多,而是比谁的兵多刀快士气高。湟州吐蕃四部三十一族七十万人口,分别聚居在黄河宗河流域方圆上千里的广阔草原上。
十五节 我们是勇士
两河流域这上千里的地域间,分布了数以千计的寨堡,每个寨堡中人丁多则不过数万,少的不到数百人。寨堡里的人丁中还有大半是老弱妇女,怎么能抵挡得住二十万如狼似虎的部队。
就算他湟州吐蕃的众多首领是孔明再世诸葛重生,也想不到在平静了三个多月之后。所有人以为大宋朝廷已经准备息事宁人,不予追究他们的罪过的时候,边帅大人不动用汉军劲卒,而是征召河州吐蕃部族所有成年的战士,倾巢出动席卷而来。
二十万大军一东一西向北狂卷而去,沿途所有经过的堡寨犹如摧枯拉朽一般。只不过三日时间,两军齐头并进就扫平了黄河沿岸三百里内六个大小部族,攻破近百座堡寨,俘获人口十余万,财物马匹牛羊不可计数。
西北之地烽烟突起,湟州南面杀声震天。北上部族大军不论是谁均奋勇向前,没有一个肯落人后者。否则每个军中分派的宋大帅赏功亲卫,手中只要轻轻记上一笔:本部畏战逡巡不前。等战后分配战利品的时候,摊开赏功记录一比,不需要大帅发话其他的部族头人们也会斤斤计较。
战果越大俘获越多,各部族的首领更是不敢丝毫有违宋帅的军令。这个都是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的事情,得罪了宋侯爷就是得罪了自己未来的利益,哪个傻子会干这种事?
只要一想到,那已经俘获的十万人丁都将成为自己的奴隶,数以百万计算的牲畜都会变成自己的私产,每个部族头人都是心情激荡。已经有人在悄悄的计算自己到底能分到多少奴隶牲畜财货了,得出的结果让人激动得通宵难寐。这个结果,更发坚定了头人们紧跟宋侯爷脚步的决心。
前方军马士气如虹一路高歌猛进,后方各部族组织起来接收战果的队伍也跟了上来。各部族将所有的俘获驱赶到了一起,然后押解向南而去,集中看管在安乡关外,等待大军回归时方便分账。
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兴高采烈的,永吉就很不高兴,因为三天以来他还没有打上一次痛快仗。宋大帅原本定的是他最为先锋前行,不曾想临出发前侯爷改变了主意,决定兵分三路用最快的速度摧毁河北的防御,不给湟州番众时间集结。
两路兵马一左一右向前扫荡,宋侯爷亲自坐镇中军向北徐徐进发,这个中军就是永吉麾下三万庄浪族的战士。两翼兵马肆意横行,每天都有信使来报,又攻破了何处堡寨,俘获了多少。而中军却沿着一条直线向前推进,三天来只打过一次稍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