个人抬头,都只是勾头沉默不语。
无奈之下,方腊只有喝令兵士上前,“把他押下去,听候处置!”
大帐中又恢复了死一般的寂静,没有人再发一声!所有人都仿佛神游天外,已经灵魂脱壳一般。
今天早晨的一幕震慑了在场所有永乐朝的臣子,包括方腊自己。清溪起事以来,方腊军见风而起,在东南一带势如破竹,没有谁能挡住大军兵锋所向,就连杭州重镇也不过一日而下。正因为这个缘故,自方腊以降,众多起义军将领对前途充满希望,已经大大的不把赵宋朝廷兵马放在眼里,心想着大军一朝北上定是所向睥睨,挡者烟消云散,定鼎江南不过是反掌之间。
今日一战被败之惨,将所有人已经极度膨胀的自信击碎!不过三千宋军,便能驱赶着数万败军践踏十里联营,被敌军杀伤加上自己践踏致死两万余人!乱军被阻住时,人数不过数千的宋军撤退的好整以暇,根本就没有把这十几万人放在眼里,清点战场竟然没有发现一具宋军尸体,这是不是意味着宋军毫发无伤?
四十节 秀州之战(七)
“众位大臣,依你们看这支兵马是不是义勇军?”话一出口,方腊发觉自己的声音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压抑之感。众臣听得圣公发问,这才纷纷收回魂魄抬起头来。
方公老佛咳嗽一声,捋了捋胡须皱起眉头,脸上皱纹更加密集,也是有些疑问说道:“虽然他们并未亮明旗号,应该有八层的可能是他们。这东南之地除了义勇军,谁能有这么多的骑兵?”
虽是说八层把握,可看他边说边摇头的架势,八层也只能变成六层。
谋士吕将站起身来朗声说道:“圣公,眼下不能妄自猜测,首要之事便是探明敌情。百花、七佛二位将军近十万大军在前,要先了解宋军是怎么潜进来的,这样才能定下对策。”
杨八桶匠也附和道:“现在敌我不明,我军应该安下大营,等查明敌情再做打算。请圣公速派信使前去七佛将军处,问明情由再作定夺!”
“万万不可!”方腊正想答话,宗荣连忙站起阻拦,“圣公,我看宋军人数绝不会多,否则怎会这么轻易的知难而退,恐怕他们打的算盘就是延迟我军北上,大家切莫中计!”
众人争议再起,你来我往各抒己见。其中大部分人都是认为大军行进,还是要小心谨慎,应该先探明敌情再行开拔。小部分人同意宗荣的看法,不可上了宋军的当,应该立刻发兵北上!
大帐内争论不休,方腊听得头疼不已。两边都是各有各的道理,他也无从判断。不过小心谨慎一派毕竟占了多数,早晨的莫名其妙的一场大败,已经吓破了不少人的胆,宋军的威势深深烙进他们心里,潜意识中之希望离那支骑军远一些为好。
“都不要在争了!”方腊终于打定了主意,“传令原地扎营防御,立刻派出信使前面联络七佛和百花,让他们探明到底是怎么回事,等信使回报之后再做定夺。”
方腊最后还是决定稳妥一些为好,早晨数千宋军的袭击就差点击败自己十五万大军,要是贸然北上的话,下次遇见的是数万敌人怎么办?还是先掌握敌情再做定夺罢。
小心谨慎是不会错的,可他和永乐朝的大臣们偏偏忽略了一件事情,大军尚不能上前,他的信使怎么可能突破义勇军的防御,到得了方七佛的军中。也许并不是忽略,而只是从未想过这个问题。毕竟这一群人,都不是军中的出身,带兵打仗也只是这两月的事情。就算打过仗的,也不过是蜂拥而上只凭借勇力的那种乱战而已。
今天早上进行突袭的是的确是义勇军,是路仲达和吴家亮的两营人马。
昨天一阵骚扰拖住方七佛军行进脚步之后,等敌军立下营寨,宋江即刻收缩队伍。重新分派军马,实施下一步的计划。现在方七佛已经胆寒,在这里原地驻留,看样子是要等到自家大军来到才敢向前进发,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