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都市言情>我岳父是李世民> 第918章 古巴比伦法典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918章 古巴比伦法典(3 / 4)

不能不付银钱,这不是一件事,父皇有私心,但两家人不能这般相处。”

言罢,李玥走入书房执笔书信一封,对屋外的正在收拾孩子玩具的婶婶道:“王婶,安排人将这卷书信,交给母后。”

王婶点着头,将书信收下。

张阳诧异地看了一眼。

“无妨,说的很婉转一句没提火炮与父皇没付银钱的事。”李玥很自信的点头。

见到夫君的目光,她狐疑道:“不合适吗?我这就让婶婶将信收回来。”

张阳拉住她的手笑道:“这样也好,你是当家的女主人,自然要有气度,也有计较。”

靠在夫君的怀中,李玥皱眉忽道:“该给儿子找个什么样的老师?”

“嗯?不是欧阳询老先生带着吗?”

“老先生年事已高了,不合适。”

张阳坐在椅子上,怀抱着媳妇,双手捂着她冰凉的手背,思量道:“要找就要找最好的。”

“放眼骊山,众多老人家还未有合适的。”

“等他再长大一些,让文本兄去带带他,长安城与骊山来回麻烦了一些,但也是值得的。”

李玥重重点头,“那就等孩子再长大一些,再考虑。”

夫妻俩又安静了下来。

“房相如何?”

“房相在朝中每天有忙不完的事,怎么让我们孩子拜师?”

听了夫君的话,李玥又陷入了沉思,在儿子与女儿的成长上必须要下大心思,重工夫。

要找老师就要找最好的。

像是心有所念,或有感应,第二天岑文本就来了骊山。

张阳揣着手走在田间地头,看着今年水土的变化,就算是成了尚书左丞,也不能忘了太府寺的工作。

揣着手道:“文本兄,这都多少年过去了。”

岑文本抚须笑道:“县侯是要感慨岁月变迁了吗?”

张阳在田埂边坐好,“过去多少年了,这太府寺依旧只有我一个人。”

“说来也是,科举新入仕的学子大多都不会去太府寺。”

“农桑需要治理,朝中也不能厚此薄彼。”

岑文本啧舌道:“下官会安排中书省在之后的科举策问上多一些治理农桑的题。”

“那就有劳了。”

张阳带着他走到骊山的一处库房,拿出两个篮子,篮中装着的都是咸鸭蛋。

“这些蛋送给文本兄了。”

“县侯还是这般客气。”岑文本笑着收下了。

“还有一篮子是交给房相的。”

“房相?倒是以前没听说房相与县侯有来往,却有赵国公与县侯有过几次交谈。”

张阳依着库房的门站着,揣着手道:“实话和你说吧。”

“愿闻其详。”

“我的儿子今年七岁了,我打算给他找个老师,本想着文本兄正合适。”

“好。”岑文本抚须笑道:“下官早见县侯的孩子是个可造之才,将来必为栋梁。”

张阳道:“说笑了,我们骊山的孩子不入仕途。”

岑文本尴尬一笑,“就算不为官,也可以当个闲散文吏,陛下猜忌骊山,但骊山不想做世家,既不做世家,做个小小文吏便好,不握实权,不碍事的。”

“呵呵呵……我儿子的毕生理想便是买下长安城。”

“嗯……”岑文本了然点头,“那就要多教他一些为人道理了。”

“本来我想着文本兄是不二的人选,但家里希望给孩子找个当今顶尖的老师,所以我一边与你商量好,将你当作备选,再一边想方设法巴结房相,希望能够争取他的同意。”

岑文本的笑容僵硬在脸上,“县侯真是直爽。”

张阳拍着他的肩膀道:“我向来如此,我们是朋友。”

“县侯希望下官帮忙去巴结房相吗?”

“你要是愿意的话,有劳了。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