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都市言情>我岳父是李世民> 第900章 重归宁静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900章 重归宁静(2 / 4)

多的火器还不能证明骊山的诚心吗?

郑公又回了一封信,朝中诸多事需要有人看着陛下,长孙无忌不可,房玄龄亦不行,唯有他可以。

张阳看着书信中的自己,苦恼地揉着眉间。

李玥低声道:“郑公向来如此。”

张阳还是写了回信,写出了自己对郑公的担忧,健康是第一位,如果不能养好身体,何谈社稷江山。

书信又一次送了出去,可是这一次送信过去,郑公却没有回信。

张阳气得在村口来回走着。

李孝恭吃着炒出来的南瓜子,低声道:“这世上总有这么一些人,永远不会放下手中的事,你劝不住他的。”

张阳颔首道:“他老人家还真是不通人情世故啊。”

李孝恭啧吧着嘴,又道:“他若知人情世故,也不会指着陛下的鼻子骂了。”

总会有这种人,他们固执得可爱,为了毕生的信念而坚持。

这天,张阳写下了一行字,“天若有情天亦老。”

这是骊山诗篇中的其中一句,张阳单独将天若有情天亦老,拿了出来。

长安城,皇宫内,李世民得知了张阳几次三番劝郑公退下来的念头,看着这副字念道:“天若有情天亦老……”

皇帝站起身,低声道:“他究竟是在说朕无情,还是说上苍无情?真是放肆!”

殿外传来的孩子们的欢笑声,那是皇子公主们在玩耍。

用宫里的话说,这些皇子公主在骊山野惯了,他们在宫里的行为也开始放肆了。

但陛下容许他们放肆,就算是批阅奏章的时候,也允许皇子公主们在殿内玩闹,她们在骊山学艺,一去就是数年,每年回来也就这段时光留在宫里。

李世民颔首道:“骊山近日还有什么动作吗?”

小太监低声道:“回陛下,听说近日骊山派了不少医者去了山西。”

“骊山的医者去山西?”

“确实如此。”

骊山的医馆有很多的大夫,这些大夫多是从中原各地,因孙思邈的神医之名投效的。

经过一次次地筛选,骊山已经有了实力不错的大夫。

这些大夫都是以团队的方式来做事。

寻常坊间的大夫没有这样的做事方式。

李世民皱眉道:“骊山派了多少人?”

太监回道:“共四十五个医者,三支队伍,还带了许多村民前往,说是在山西发现了疫病的端倪。”

“朕怎从未听说?”

小太监躬着身不敢吱声。

李世民颔首道:“传岑文本来。”

“喏。”

本就是朝中休沐,除夕刚结束不久,岑文本还在应付家中的亲眷。

来到甘露殿已是午时。

李世民的目光看着山西这些年的呈报,山西太原是当年大唐起兵之地,朝中一直以来都很看重太原各地。

见到岑文本,便问道:“朕听闻山西有疫,为何山西各县各郡都没有呈报此事。”

“陛下,在来往长安的各种风闻中确实有疫病传言,但……”

岑文本先是行礼,又道:“各地州府希望将这件事压住不发,而是与各县处置疫病,若此事能够消弭便不用呈报。”

李世民拍案道:“他们就敢这么瞒着朕?”

岑文本又道:“陛下,自贞观以来各地有疫皆会议论陛下,他们为了不让此事被更多的人知晓,才会瞒而不报,就怕有人议论,有人作乱,涉及山西四郡二十六县所有官吏半辈子的仕途,他们自然不敢轻易将此事呈报朝中。”

“而现在疫病还能得以控制,他们自然希望可以在各县县内将这件事捂住,臣未见奏报,也只是听闻各种来往的风闻得知。”

李世民颔首道:“让马周,褚遂良亲赴山西查问,太医署派出医者前去询问。”

“喏。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