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君的讲述,李玥手中的笔停顿,“将蓝田与渭南也写入,将来需要三方一起协力。”
一边听夫君说着话,李玥依言在一张纸上画下了图表,图表的最上方则是骊山资产所属示意图。
张阳闻着味就能知道土地兼并的事终究会发生。
眼睁睁看着事情发生了,自己又毫无办法,只能看朝中要如何解决。
眼下大唐的吏治作风也还算好,大家都不敢做得太明显。
骊山集团的资产表上就写着自己的名字,李泰狐疑道:“本王这三成倒是一直还在。”
那些搞土地兼并的人甚至还没发觉,他们的认知落后骊山一千多年。
如此一来皇后也是骊山集团的一份子。
下午的时候,李泰带着小清清回来,熊大一到家就去睡了,它也只在家里睡。
“那就在书院前立碑,将三县的名字都刻上,但凡入院的人都可以看见这块石碑。”
今时不同往日,以李泰的性子,想要买他的份子可不容易。
如此也不过是一层税而已。
唯独骊山不搞土地兼并。
当然具体经营就看具体份子,要是所有作坊经营都不好,李泰也会觉得自己亏欠。
骊山只有经营之权没有所属之权,骊山县民想要吃鸡鸭也都是随取随用的。
现在李泰每隔三五个月就要给皇后送去一两千贯银钱。
张阳皱眉问道:“是被兼并了吗?”
就会发现骊山才是真正的混蛋,骊山竟然将大部分的利益都给别人,自己就留这么三两成。
宫里的人也跟着来了,带来不少过年的事物,有绫罗绸缎,还有吃食,更有几片金叶子与玉石酒樽。
而且每年所缴纳的赋税也是最多的,给予朝中的帮助也是最大的。
“上官仪想的,姐夫以为如何?”
皇后安排人送来的新年礼,其他宗室或许没这么多,顶多给点绸缎了事了,宫里一直给骊山很多好处,比其他几家都要多。
张阳笑道:“饭后,我们去书房准备一些账册,来应付朝中的弹劾。”
李玥看过当下的田地策论,以及如今分田法,她并不觉得这是致富之道。
魏王与县侯两家占据了骊山总利益的四成,其余六成都是要分钱给各家和村民的。
李玥端来了一些肉干与糕点,“都是宫里送来的。”
“朝中弹劾骊山圈地自重,我要是不搭理他们,父皇就会带人来拆了骊山。”
李泰伸着懒腰,苦恼道:“父皇和皇爷爷,还有母后又在打牌了,父皇总是输钱。”
天理难容,是可忍孰不可忍。
通过这张图表,就可以看到骊山产业的五脏六腑,也能够知道各项作坊各项利益所在,准确地来说骊山每年都要向朝中交重税,如此说来皇帝也算是合伙人,这些言官还弹劾?有本事连陛下和皇后一起弹劾了。
见李泰风风火火地就要离开,张阳又叮嘱道:“慢着!”
“魏王殿下拥有骊山肥皂的三成利益,红与铁匠坊各一成,现在我打算换一些,将魏王的份子稀释分摊一下,肥皂作坊利益分摊到骊山作坊的各处,如此一来以后骊山所有营造分成都可以得到一成利益。”
“正值新年过去,每年总会有这种事情发生,每每都需要官府出面去主持公道。”
本来也有赵国公的,不过后来赵国公的份子都被李泰买回来了,当时了两千贯,现在想来是值得的。
张阳继续书写着契约,“我并不是想买魏王殿下在骊山的份子,我只是打算与魏王殿下换一些份子。”
说罢,他爽快地画押。
可这些人并不明白,也从来没有去想过,执掌骊山的人是何来路,那阳光又和善的脸下藏着的是一个多么可怕的灵魂。
红烧肉的份子钱是程处默的,不过以他的为人处世这笔买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