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变的同时,奖项要有所增加。
七个奖,太少,太少。
得增加几个奖,最佳原创剧本、最佳改编剧本、最佳摄影、最佳美术设计、最佳造型设计、最佳原创音乐等等,都加上!
改革后,一共有15-18个奖项。
其次。
百奖不再拒绝‘双黄蛋’。
网友吐槽双黄蛋,是吐槽它本身吗?
不是!
吐槽的是不公开,不透明。
话又说回来,双黄蛋又怎么了?
从04年之后百、金鸡是隔年举办,两年办一次,一个奖发两个,一年发一个,有什么问题吗?
只要客观、公平,也不用绝对客观公平,只要相对一点,那都没问题!
再次。
评审团改成专业+大众评审,由101位专业评委+400位大众评审共同组成一个庞大的评审团。
501位评委不是固定名单,专业评委从各大高校、导演、编剧、演员、灯光师、美术师等从业人员中挑选。
400位大众评审,既有影评人,也有高校学生、白领、教师等等职业人员。
所有名单都会提前公布。
要的就是公开、公正、透明。
至于金鸡奖那边,张辉军暂时不准备动太多,还是偏向专业一点,顶多是奖项变多一点。
大部分人不重视金鸡、百是什么原因?
还不是猪肉太少!
两年一办,每次还就那么几个人,又比较偏好主旋律,商业电影几乎没有什么拿奖的机会。
而号召力强、知名度高的演员,大多都活跃在商业电影圈。
是以。
每次办颁奖典礼,星光都会黯淡一回。
很多剧组不是说每次来都要有奖,至少要给点机会把?
一点机会都不给,谁给你面子?
如果百奖的改革能收到成效,下一步就是金鸡奖,怎么也得办出一个有影响力的华语电影奖项。
风头不能老让金像奖、金马奖给抢了。
对于老张的设想,沈良是全力支持,因为这其中有一部分意见是他提的。
国内的各种奖项太艹蛋了。
变变也好。
如果不是那份文件限制,沈良都想建议把两年一办改成一年一办。
两年一办,间隔太久。
很多入围的电影都是一些上映一年多的老电影,热度都过去了,这就不符合现代商业规则。
电影都下映了,版权该卖的也卖了,剧组也懒得宣传,观众也没空关注,它能有什么影响力?
又闲聊了一会,沈良闭目休息了一会,倒倒时差,顺便养精蓄锐。
接下来还有一场恶战等着他。
小黄+小胖的双组合。
又是小胖出的力,她在挑逗小黄这方面,有着特别的天赋。
一觉睡醒,沈良已经到了滨城凯宾斯基酒店。
这家酒店不是官方指定的合作酒店。
废话!
在那里私会,不是没事找事吗?
那边有多少记者盯着?
又有多少熟人?
万一出门碰到人,多尴尬?
还是凯宾斯基好啊,离会场距离足够远,又不是用自己的身份证开房,只要小心一点,低调一点。
不担心被曝光。
是的。
沈良跟几个女人都提过,私会时开房千万别用自己的身份证,万一日后被开盒,瓜不知道有多大。
用别的名字开房,即便未来发生什么数据泄露,也不担心个人信息曝光。
目送沈良走进凯宾斯基酒店,陶坤开车去了另外一家酒店。
他不知道沈良为什么选择住在这里。
但。
他知道一件事,不该问的,别问。
老板娘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他费那个心干嘛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