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被倭患烦扰得快抓狂了,新罗四处都是战火,这日子眼见得是没发过了。
义慈王叹一口气,神情失落:
“那是自然,寡人求援数次,可大国却只是回复:
“坚定守住,就有办法。”
当属国,韩人果然有心得,出什么事情一定及时向上汇报。
“可大明天兵迟迟不来,如之奈何?”
真德女王直视扶余义慈的双眼。
扶余义慈下意识地躲开了视线。
对方的话外音并不难猜——
倭国又打不过,宗主国也不来救。
要不,投了?
真不想投降啊……
这和气节、和什么忠心无关。
单纯是因为,跟着大明有肉吃。
虽然只有短短几个月,两国已经完全嵌套进了大明的经济生态之中。
失去了独立性,失去了自由,也失去了烦恼。
现在,让他们放弃这个金主,跟着倭人混……
倭人那德行,他们已经领教得够够的了。
扶余义慈斟酌片刻,看向一旁的宰相。
扶余比流微微摇头。
义慈王便叹息道:
“天朝遭遇天灾,自身也很困难,并非见死不救。
“我等沐浴皇恩,岂可背信弃义?”
“可是,天朝迟迟没有回应。再这样下去,我国就要被倭人夷为平地了!”真德女王十分焦虑。
“再坚持一会儿。只要时机成熟,天朝会发动雷霆一击的。”
“可时机什么时候成熟?”
“……再等等吧。”
两个藩属的命运都不掌握在自己手里,自然也谈不出个所以然。
新罗女王闷闷不乐地回去了。
“唉……”
客人走后,百济王彻底泄了气。
他迷惘地询问自己的宰相。
“叔父,你说……大明会不会顾不上我们了?
“听说大陆水灾挺严重的,已经到了几乎亡国的程度……”
虽然大明平壤与新罗、百济的朝贡贸易一直没有中断。
但是,双方的交往也仅限于贸易了。
对于藩属国的求援,宗主一概已读不回。
“他们现在在干些什么呢?准备出兵襄助,还是陷在天灾的泥潭里不能自拔呢?”
扶余义慈苦恼地以掌洗面。
扶余比流望向西方大海,那是大明的方向,嘴里轻声喃喃:
“快了,快了。”
…………
与此同时。
京城,唐州。
大明的社稷宗庙,门户大开。
黎民百姓,不论身份,都可入内。
这里正在进行本朝立国以来,最大的祭祀活动。
哀悼在洪灾中死难的同胞。
换句话说,哀悼死于倭人之手的同胞。
万人缟素。
不但京城万人空巷,全国各地的同胞也都不远千里,云集于此。
“尚飨!……”
老实说,主祭人在台上叽里咕噜说着什么,大家听不清,也不在乎。
然而,随着祭祀活动的逐渐深入。
随着洪水的原委被逐一讲述。
随着灾区惨象的鲜明记忆被一再唤醒。
在每个人的心中,一个字慢慢清晰起来,逐渐占据了脑海的中央:
杀!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