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都市言情>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> 第442章 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442章 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(4 / 4)

老臣,虽然嘴上不说,但他俩燃烧着的双眼也无时无刻不在说明着。

对于征倭,他们是认真的。

掘开黄河,以致河水改道,生灵涂炭,中原几乎家家戴孝。

这是不共戴天之仇。

此仇不报,大明还有什么脸敢自称华夏正统?

而且倭国所暴露出来的狼子野心足以证明,放着他们不管,迟早会惹出更大的祸事。

就算抛开一切感性因素,单纯从收益成本来计算。

对华夏朝廷来说,倭国就是一颗纯粹的毒丸。

征倭或许没有直接收益。

但是能及时止损啊。

李明十分高兴,臣下和自己是齐心的。

“东征跨海,水军是关键。

“待下个月月初,有龙骨的航海新船悉数下水。

“我们就出兵。

“二位觉得如何?”

长孙无忌点头:

“届时,秋收刚刚结束,府库充实,人力充裕,可以为战。

“臣这就训诫各州刺史,让他们全力保障秋收,同时民部必须加强征税力度。

“劝课农桑、征收税赋、打理国库,这些事情都压在民部一根扁担上,未免一头重一头轻。

“如陛下许可,臣可以从其他部门匀出人手协助。”

如果在长安,长孙无忌的这番话完全可以理解成,他试图削弱民部、以及民部背后的房家势力。

但这是在唐州,上述担忧完全没有必要。

长孙副首相确实是为国为民,而提出的中肯建议。

而对于任何中肯建议,李明都来者不拒。

“人事调动的事情,就交给你去办。”

“遵令!”长孙无忌立刻埋头,开始遴选协助计相的人才。

行动力,是大明狠人的第一要素。

“陛下,臣有一言,请陛下静听。”房玄龄开腔了。

李明眉毛一勾,嘴角一咧:

“怎么,房相?你对这番安排还有其他意见?”

房玄龄摇头:

“长孙公办事,臣放心。

“老臣想提醒陛下的是。

“‘国之大事,在祀与戎’。

“而今兵戎之事已定,该祭祀逝去的国民了。”

(本章完)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