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是财富的搬运工。
…………
光阴似箭,转眼已经来到了年末。
年初的那场天下归属争霸战,以及年中的那场几乎毁灭整个天下的大洪灾,已成记忆中的往事。
尤其夏季的那场横跨两江、席卷全国的洪灾,宛如昨夜的噩梦——
可怕,但好在过去了。
在李明陛下的英明领导下,在大明朝廷诸君的呕心沥血下。
坚忍不拔的华夏民族万众一心,又一次撑过了灭顶之灾。
…………
“启禀陛下,鄂州方向急报——
“南方水灾的最后一批灾民,已经全部搬入新城区居住。”
大秘书长孙延敲门而入,将一份鄂州刺史上报的奏事折呈上。
“哦?这就已经将全部灾民安置完毕了?
“速度很快啊,比预定的进度还提前了一旬左右。”
李明惊喜地翘起眉毛,兴奋地从桌边起身,从长孙延手中接过折子。
灾区灾情缓解以后,他便回到了忠诚的唐州,坐镇京城。
“中原的水灾后续早已处置妥当,而今天——不,算上传信的时间,大约在五天前——南方水灾的扫尾阶段也已结束。
“这么说的话……”
李明兴奋地在书房里踱起步来。
“也就是说,洪灾已经结束了。恭喜陛下,此乃社稷之福。”
房玄龄声音沉静地说道,从席位上站起来,向李明一躬身。
“天之道,损有余以补不足。
“陛下巧施妙法,劫富济贫、削峰填谷,造福天下万民,无愧真龙后裔、天之骄子。”
长孙无忌也刷拉站了起来,躬身道:
“国家能涉险过关,离不开英明神武的陛下。
“大明之有神皇,如水鱼之有江河、草木之有日月,乃天下黎民之福。”
他俩也不是全在拍马屁。
能巧妙利用“有余”阶层的虚荣心,以“奢侈品”为中间媒介,将剩余价值匀给“不足”阶层。
没有李明陛下这样宏伟的脑洞,是断然想不出此种阴招的。
“嗯嗯,真是辛苦我了。”
对于两位辅政大臣的恭维,李明照单全收。
他抱着胳膊,深有同感地点点头,又看看两位暮气沉沉、好像随时会睡死过去的老臣,又看看在角落里埋头苦干、透过头顶稀疏毛发几乎能看见头皮的小伙伴房遗则。
这才客气几句:
“嗯嗯,你们也辛苦了,给你们加工资补贴……”
房遗则抬起了头。
“……等财政状况再好转些以后。”李明赶紧改口。
房遗则又把头低了下去。
呼……李明暗暗擦擦冷汗。
从回到唐州办公室以后,这位好兄弟就一直对自己冷暴力。
这是为什么捏?
首先排除“明明财政收入创下新高、赈灾救济支出也在同步减少,可是不知怎么的国库依然入不敷出”这个理由。
“咳咳。”
李明把话题扭回来,又开始兜售他的“大计划”了:
“危机危机,危中有机。
“此次水灾虽然摧毁了中原、江淮和湖广的广大城镇,但事分两面,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。
“原本的旧城以里坊制为蓝本设计,城市规划有诸多不合理之处,已经不符合当今的潮流啦!
“以滑州为例,第二新滑州市建城以后,百业兴旺,大量人口涌入,城市户口很快就超过了灾前。
“如果我们能把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国……”
听着神皇陛下唾沫横飞地兜售着他的先进理念,长孙无忌担忧地看看脸色越来越差的某位计相,又看看房玄龄。
那眼神好像在说,快救救你儿子。
国库没有余粮的原因找到了!
原来是有这么一位败家爷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