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旦拨款,一定先给我们这笔生意结算了!”
一番话,有情有理有大饼。
几位供应商虽然暂时还拿不到货款,可也只能这样了。
“可万一衙门一直赖账呢?”有人忐忑地问。
热闹的酒席一下子就冷场了。
是啊,衙门如果铁了心当老赖,商人又能怎么办?
起诉?
堂下何人状告本官?
而且民意也不在自己这边。大灾之年,衙门为民赖账怎么了?
你只是赔了本,老百姓可是得到了新家住房呢!
总不能起兵反他娘吧?
别说赖账,把应收账款一直在账上挂着,几个供应商资金链一断,也受不了啊。
“诸位放心,别的商人我不敢保证,但我们的钱,一定收得回来。”
做东的董先生又是一拍胸脯,开始了商人特有的吹牛皮环节:
“薛万彻你们知道不?那是辅佐陛下开国的头号战将!滑州重建,就是由薛将军负责的!
“他特么我哥们儿!”
“哦哦~不愧是董公,厉害厉害。”大家一起举杯。
酒桌上的牛皮,东家也就这么一说,客人也就这么一听,做不得真。
可是李明因为职业所限,不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,都几乎没有参加过商务性质的应酬。
猛地听见熟人老薛的名字,而且那老蠢货还顶了李靖在武庙的位置,让他一口老血没忍住,又本能地干咳起来。
“咳咳!”
这一咳,终于把大家的注意力给吸引过来了。
醉醺醺的商人们猛然发现,大厅门口突然多了一个不认识的小孩儿。
小孩儿不是问题,可能是谁家的孩子跑出去又跑回来了。
问题是,这小孩儿身后跟着一长串虎背熊腰、面容“核蔼”的布衣壮汉。
大灾之年,虽不至于饿死人,但普通布衣也不至于营养好到快把衣服撑爆吧?
这分明是便衣。
而最近在滑州城中,出行能有这一派头的……
“是,是陛陛陛……”到底是做生意的,席间很快有人认出了李明的身份。
全场一时鸦雀无声。
而就在这时,好死不死的,小二端着热乎菜上来了,得意地唱着:
“鲤鱼焙面,滑州做法~”
做东的老董一下子急了。
“混……混账!大灾之年,过分了啊!”
说完,他僵硬地扭动脖子,转向至贤至圣神皇陛下。
灌进肚子里的黄汤,全部化作汗水流了出来,他只觉得脑门冰凉,噗通跪了下来:
“草草草民拜见陛下!不不不知陛下大驾光临,请陛陛陛下恕罪!”
他还算是场面上的人物,能大致完整地说出句子。
其他人早就吓得魂不守舍,只会跪在地上咚咚磕头,复读“恕罪”了。
发国难财、聚众吃喝、对朝廷命官口出不逊、而且还敢吃与李家同姓的“鲤”鱼(在唐朝得打六十大板,大明虽然没有限制,但民间也还有忌讳)。
关键是,还都被陛下撞了个正着!
这些罪名随便挑出一条,都能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。
何况摞在一起呢!
“咦?”小二莫名其妙被喷了一脸,又看着客人们莫名其妙地磕头,一整个莫名其妙。
“没事,你下去吧。”
李明朝那状况外的小二挥挥手,转向了这帮大发“国难财”的富商们。
刚才还在吹牛逼的商人,现在都匍匐在地瑟瑟发抖。
一般情况下,大明百姓碰见陛下会心惊肉跳(x)欣喜若狂(√)。
但现在明显不是一般情况。
抛开瞎吹的牛皮不谈,通过国难盈利逾万贯、还只是其中一笔大生意,这可是商人们自己亲口供出来的。
暴利耶,国难耶,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