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到上级的指示,调查百济国王是否怀有对大明的敌对态度。
这令诸位大臣兼细作有点纳闷。
义慈王他们很熟悉了,并不是傻子或疯子,不至于主动撩拨招惹北方强邻。
但是,唐州方面突然对百济有了超乎寻常的关心,也肯定不是空穴来风,总是有契机或者理由的。
可是,这个理由是什么呢?
最后,还是黑齿站出来,给这场争论画上了句号:
“陛下圣意,我等凡人岂能妄加揣测?
“既然上峰有令,那我等无非是照令执行而已。
“既然查了没问题,那我们便如此上报。”
这是打工人的直觉。
“可是,万一百济王真的背着我们干了什么勾当,而我们因为疏忽没有查实,导致了更大的损失……”
角落里,另一位怕背锅的打工人嘟囔着。
这又把大家伙给干沉默了。
要调查一个人有罪简单,但要彻底证明一个人无罪,那就难了。
大明的细作们尽管已经打入了百济的权力中枢,十分贴近决策者。
然而他们毕竟也不是义慈王肚子里的蛔虫,他们怎么能完全排除名义主君在背着他们作死呢?
“但我们确实没有发现义慈王的不轨之举,不存在的事情,我们总不能凭空瞎造吧?”
黑齿说道:
“我们就先这么回着,就说——
“‘根据现有证据,在我等职权范围内,暂时无法证实扶余义慈存在背叛大明的情况。我等将继续遵照神皇陛下的指示,努力查案,死而后已’。”
虽然百济地方小,但是水浅王八多,人才也不少,都悟到了为官的精髓。
那便如此吧,众人一合计,觉得还是这手太极打得好。
“你们不需要再费劲查了,狐狸尾巴已经露出来了。”
一个老成持重的声音。
众人循声望去。
只见茶室门开了又关,走进一位颇有威严的老年贵族。
“内臣佐平阁下!”
诸位官员立刻站了起来,毕恭毕敬。
来者正是义慈王的亲舅舅,“内臣佐平”扶余比流。
百济官场以周礼衍生出的“六佐”为最贵,而“六佐平”又以主掌国王宣纳事的内臣佐平为最尊。
他的权力甚至大于一般意义上的宰相,是百济国中名副其实的一人之下、万人之上。
连百官之首都成了大明的内应,这已经不是一般的离谱了。
足见大明对百济国控制之严密。
不过在场的诸位官员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了,对于内臣佐平的到来并不感到意外。
甚至于说,此处秘密集会地点,也是内臣佐平所准备的。
“大家都是为大明神皇服务的同僚,无须讲百济官场的长幼尊卑秩序,诸位请坐。”
扶余比流嘴上客气着,自己先做到了上风位。
黑齿立刻给他端茶扇风,问:
“阁下发现了国王反逆的证据了吗?”
大家伙儿一紧张,都围了上来,想要听听“殿下为何造反”事件是怎么个事。
老大臣慢悠悠喝了口茶,这才慢条斯理地摇头道:
“并没有,国王的一举一动并无可疑之处,对神皇陛下的态度十分恭敬,事大明以诚,不像是有问题。”
群臣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。
国王没作死,没有把整个百济往无底深渊里送,那就好,那就好……
说来也是,作为这个国家的最终负责人,惹大明等于把自己的脑袋往铡刀底下送。
整个百济,扶余义慈是最没有理由反骨的。
“那么,是谁人有了反逆之心,露出了狐狸尾巴呢?”黑齿追问道。
大家都是聪明人。
大明的怀疑不是毫无根据。既然国王没问题,那有问题的一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