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太累了,要不还是先回去休息几天吧。”李明担忧地说。
狄仁杰如蒙大赦,浑浑噩噩地打个喏,一溜烟跑了。
“嘶……哎?”
看着动若脱兔的小老弟,李明纳闷地挠了挠头皮。
看样子,狄仁杰的身体好像还挺不错的?
可是让他别太紧张,怎么他好像反而越来越慌了……
“不过不管了。
“如果真能做实这事儿是境外势力,那倒还好办了……”
李明紧绷的脸色松弛了下来。
使者在外,代表的就是国家意志。
如果搞事的是外敌。
如果想射日的不是大明内部的势力。
那问题就好办了。
如今的大明,已经是天下无敌了。
能让这个伟大帝国完蛋的力量,只有内因。
官僚集团的腐化、地主阶级的反扑、地狱矛盾的爆发……
都有可能给这个杂糅大帝国的心脏来上一刀。
李明当上天下共主,满打满算都还没几天。
就算从他大明称帝算起,也就一年吧?
如果这一年的德政,换来的是内部敌对势力的刺杀。
那就说明,矛盾已经大到一定地步,必须开启“大清洗”了。
万幸,现在还没有出现这样的迹象。
“这起案子的查办最好不会出现什么反复,最好不是内鬼,否则狄仁杰和肃反委员会就有的忙了。”
大明臣民慈祥的君父,李明同志,在心里嘀咕着。
根据现有证据,姑且先以百济为出发点,将案情继续梳理下去。
“第一个明显的问题,作案都有动机。
“百济国暗杀我的动机是什么?”
想到这里,李明刚轻松起来的脸色又暗了下去。
有没有一种可能,百济其实也只是买凶杀人的中间环节,只是套的一层保护壳呢?
真正的坏蛋仍然另有其人,甚至仍然龟藏在国内呢?
这样的话,前面的一切猜测都要推翻重来。
仍然有刁民要害朕……
“这样推理下去就没完没了了。
“如无必要,勿增实体。就先以百济国单独策划为出发点……”
李明陷入了沉思。
百济如果想要动自己,在大明制造混乱,其目的不可能是为了给地主阶级张目。
理由无非有三个——
一是摆脱藩属国的地位,自己称帝。
二是为高句丽复国。
三是侵吞大明的东北领土,扩张本国的利益。
其中,一、二两条动机又可以统一归到第三点上。
问题来了,作为孱弱的东夷之邦,真有这个能力和胆识,敢来挠一挠华夏大一统帝国的痒痒肉吗?
答案是,有的。
大唐即使在鼎盛时期,四方蛮夷也常常不老实,有事没事过来蹭一下。
比如高句丽、吐谷浑、吐蕃、临邑等等,突厥就更不用说了。
华夏文化圈,突出一个白眼狼文化——
东南西北,不管哪边的猴子,都觉得自己是小华夏,都想要争一争正统。
所以,百济也可以把大明当做另一个“大唐”——
对核心汉地暂时不敢妄动。
但对延迟爆表的边边角角,他们还是敢过来蹭便宜的。
“不过,他这是打错主意了啊。
“该好好问问百济人,他们到底想怎么样了。”
怎么问,也是有讲究的。
用嘴问,会显得软弱,得到的答案也几乎肯定只有一句:我不道啊!
但直接用拳头问,又显得太穷兵黩武了。
而且现在财政紧张,西南那边也得动兵。
如果再在东北方向开辟第二战场,对角线跨越亚洲大陆同时打赢两场战争。
估计房遗则都得发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