然是当之无愧的老大,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绝对地位。
换句话说,大明也逃不脱“看天吃饭”的魔咒。
“真的是因为客观因素么……”李明沉声嘀咕着,在思考明天开大会的时候,要不要以这个话题为由头,申斥一下群臣,让他们收收骨头,绷紧神经。
李世民插话道:
“你在京镇守时群臣做得好,你出门在外时群臣做得不尽如人意,这不正说明了这个国家缺你不可吗?
“如果你在和不在都一个样,如何凸显你的必要性?要你何用?”
这番话,让李明和杨太后娘俩愣了愣。过了一会儿,两人会心一笑。
“还得是父皇,抓住了皇权的本质。”李明笑道。
在一片祥和的氛围中,一家三口决定着未来的天下大势。
…………
时间过得很快,一晃便是傍晚。
外面的雨还在噼里啪啦地下着,天色晦暗一片,看不出早晚。而宫人自然也不敢冒昧打扰三位贵人商讨要事。
是李明隐约闻见了殿里的饭香,才意识到已经到饭点了。
杨太后温婉地笑道:
“先吃饭吧。你们大老远的,一回来就在工作,肚子一定饿坏了吧。”
虽然表情一直没变,但微妙的气场变化让人莫名觉得,杨氏好像从一位专权的太后又变回了贤妻良母。
“正好,我也饿了。嘶,腿都麻了。”
李世民刚想站起,又坐了回去,敲着偏瘫的右腿。
中风偏瘫的半边躯体只是动不了,一切感觉是如常的,所以该麻还是得麻。
“请让臣妾来服侍陛下。”
杨太后弯着腰,小心翼翼地来到李世民的身侧,温柔地抱住他的胳膊,慢慢搀扶他起身。
两人好像又回到了立德殿的时光,李世民仍然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天策上将,而杨太后还是那个杨氏。
“这段时间,辛苦你了。”李世民轻轻抚摸着她的头发。
“陛下……”杨太后羞赧地低下了头。
两人四目相对,一个激情似火,一个柔情似水。
“咳咳。”
某颗电灯泡陛下干咳一声,打断了这对肉麻的公婆,生面无表情地说道:
“对了,突然想起来——提起吃饭,我忘记还有一件事了——”
语气生硬,完全没有“突然想起来”的感觉,属于是演都懒得演了。
啧……李世民不耐烦地咂了咂嘴。
要不是这颗灯泡顶着“陛下”的名头,横竖得给他丢出去。
杨太后依旧是一脸温和的笑容:
“皇帝陛下有何吩咐呀?”
像极了哄小孩子睡觉,晚上爸妈有活儿要忙的语气。
李明完全无视之,继续面无表情地说道:
“大臣们的吃饭问题,我认为有必要规划一下。”
李世民听得神色一变:
“只是没有达到你的预期而已,没有必要扣俸禄扣得这么狠吧!”
杨后也是满脸疑惑,不解地微笑着:
“我国……不至于让大臣连饭都吃不起吧?”
“不是吃不吃得起,而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吃的问题。”李明摇摇头。
便将房玄龄因长期素食导致精力不济、以及尚药局博士们的诊断,一一告知了父皇和母后。
“我必须要杜绝大臣们因为身体原因,导致无法履行职责、甚至提前退休的情况发生。
“而饮食是最影响身体状态的因素之一,我认为有必要合理科学地‘替他们’规划规划。”
李明征询地看向阿爷阿娘。
“二位觉得如何,有什么意见?”
杨太后先给乖儿子套了顶高帽子
“皇帝思虑周全,能如此关心属下,实乃天下之幸事也。”旋即话锋一转,委婉地说:
“不过众口难调,吃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