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南边的李世绩要援兵,北边的阿史那、程知节也要援兵。
“可总兵力就只有这么一点,还要兼顾晋阳的防御,防止明军绕后偷袭。
“朕只准备了一桌菜,却来了三桌人。如之奈何?”
晋阳府中,李世民的脸色不大好看,。
把那仨心腹爱将派出去,是为了让他们与晋阳互为犄角、支援防御的。
结果哥仨倒好,反而往晋阳城要支援。
那要不索性你们回来坐镇晋阳,朕出去替你们守边?
“气死朕咧!真不知道他们是干什么吃的!”
绝不内耗李世民直抒胸臆道。
“陛下,不是三位将帅不努力,奈何明军太豪横啊!”在座的众将为三人开脱。
诚然,在明军的大力出奇迹下,哪个将军能顶得住这样的车轮战?
况且明军也不是单纯的堆人头,他们的将领也不差,士兵素质甚至还更高。
李世民撇了撇嘴,不耐烦地摆摆手:
“行了行了,朕知道了,是朕的不是。朕对尔等太苛刻了,不该对尔等有不切实际的指望。”
他心情不好,连带着把手下人也给阴阳怪气了一通。
作为一军的总统帅,相比一城、一战的胜负得失,他更关心整场战役的主动权。
李世绩一想主动出击、营地就被冲;晋阳一想支援李世绩、北边防线就来求援。
种种迹象表明,唐军已经彻底丧失了对战局的把控力,将主动权拱手让出,完全随明军的节奏起舞。
明军让你往东就绝不往西,明军让你出征就绝不赖床,可以说是究极被动了。
对李世民来说,被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,这比一场战斗失利还要让他难受。
而更让他难受的是,如此玩弄他的,还是他那个愚蠢的儿子。
完败于一个无脑往前线堆人、一直堆到一百万的傻子,这岂不是显得他天策上将很呆?
“不论如何,那家伙既然出了考题,那么朕也只能应对。
“接下来该怎么办,诸位爱卿有什么想法?”
将领们的意见倒是很一致:
“臣请北上支援阿史那社尔、程知节。”
他们的思路也很直接。
放着李世绩不管,只是失去一次无耻偷袭敌人软肋的绝好时机。
但是如果放着北边儿不管,那他们失去的,恐怕就算整座晋阳城了。
大家心里也都清楚,这次李靖在朔州方向的猛攻,是为了牵制唐军的动作,从根本上为民夫的工作消除威胁。
可是知道了又能怎么办?
唐军不是还得乖乖听取大明的“调令”,老老实实地把部队往朔州方向送,让百万民夫所在的南部战区开空窗?
李世民顿时面有愠色:
“尔等这般闻鸡起舞,不正是遂了李明那厮的愿么?!”
诸将立时异口同声道:
“属下不才,附耳恭听陛下圣训!”
用最怂的语气说出最硬的话:你行你上!
“……”李世民顿了一顿,最后还是闷闷不乐地低声道:
“北上,支援阿史那社尔和程知节。”
就算他再怎么不情愿,但是形势比人强。
除了乖乖地跟随李明的指挥棒调兵遣将,大唐一方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?
这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,双方的一举一动都是在明面上的。
这不是一把牌,而是一盘棋,双方都不见得能比对方占据更大的信息差优势。
大唐已经几乎被将死了,只能沿着唯一的生路——同时也是李明为他们规划的路径——硬着头皮前进。
呼……眼看傲娇的太上皇陛下,最后还是别别扭扭地接受了唯一合理的方案,众将下意识地松了一口气。
“兵力未必要多,五千足矣。但得多带些给养物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