”
山西战场的后方,与朔州战场隔着一座太行山的“疗养胜地”。
李靖召集众将,将李明的亲笔信展示出来。
诸将精神为之一振。
从朔州“胜利转进”以来,他们就转变了打法。
从阵地战转为袭扰战,派出小股部队不断地骚扰驻防朔州的唐军。
而大部队则留在后方,安心休整。
如果说,有什么事能比吃着火锅唱着歌更幸福。
那莫过于一边吃着喝着,一边看山对面的大唐同行忍饥挨饿。
因此,将士们的血条回得非常快,已经完全恢复了作战能力。
“这就是最后一战了!”
侯君集摩拳擦掌。
其他几位将领也同样志在必得。
李靖微微摇头:
“不可轻易小看了战争。不到真刀真枪对上的那一刻,胜负还未可知。”
切……侯君集不服气地哼了哼鼻子。
其他人也同样不以为然,觉得这位军神明明很强却过分谨慎,只是嘴上不说。
皇帝都当带投大哥了,唐军还不树倒猢狲散?
大明天兵所到之处,民众竭诚欢迎,真可谓占尽天时,那种勃勃生机、万物竞发的境界,已经浮现在诸位的眼前了。
对于属下骄傲轻敌的情绪,李靖匡正道:
“兵者国之大事,陛下在亲笔信里特意写明了,让我等不得掉以轻心,要继续慎重行事,切忌操之过急,功亏一篑。”
都把李明陛下给搬出来了,孤傲如侯君集也说不得什么。
众将拱手:
“遵令。”
…………
李靖所执掌的大明天兵结束了在恒州的休整,再次全军出动,沿太行陉翻越太行山,长驱直入山西地界。
浩浩荡荡,势不可挡,兵临朔州城下。
城墙上,程知节面色灰败。
这段时间,他一直疲于应付明军的骚扰,沉迷战斗难以自拔。
所以他并不知道后院起火,大唐社稷被捏在大明手里,他所效忠的殿下和陛下已经被俘了。
不过面对如此浩大的军势,程知节莫名有种预感,大唐的大限已至。
好不容易击溃的敌人,一眨眼的工夫,又齐装满员、士气饱满地出现在自己眼前。
换谁都会感到无比的绝望。
更何况,自己这边……
老程回身扫了一眼。
他手下的兵,无不灰头土脸,神情充满了沮丧,身上饿得精瘦。
为了供给太上皇大部队的开销,坐拥粮仓的朔州军宁愿自己节衣缩食,将朔州的存粮几乎悉数搬运到了晋州。
能维持这样的纪律而不崩溃,全靠主将程知节身先士卒。
“呼……要向晋州求援吗?算了,李明率军北上,太上皇那边恐怕也是自顾不暇。”
老程长出一口浊气,扫了一眼士兵们的面孔。
对其中的绝大部分人,这恐怕就是他们的诀别了吧。
但绝望归绝望,仗还是要打的。
“全军准备!不得擅自后退!死也给老子死在前线!”
程知节振臂高呼,身先士卒地张开一张床弩。
…………
事实证明,唐军的精神再怎么强韧,终究不可能抵御物质的洪流。
明军的几次试探性进攻,他们都守得非常吃力,屡次险些全城失守。
又如何敌得过明军主力的全力一击?
战局简直是一边倒的虐菜。
在李靖的坐镇指挥下,朔州北城门立刻被踏破。
武装到牙齿的骑兵,驾驭着同样披挂着厚实明铠的坐骑,如钢铁洪流一般涌入朔州城。
百姓四散奔逃,街道上到处倒卧着身披唐甲的尸体。
大局已定。
“结束了么?没想到竟是如此不堪的结局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