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蒲州的交通依赖水运。水路一旦被敌军阻塞,便难免会落入这般窘境罢。”李治替皇兄解释道。
李承乾连连咋舌:
“哎呀,竟会落得如此……幸好李明那厮并没有攻城,没有让朕和蒲州百姓受苦啊。”
李治附和一声:
“也是陛下洪福齐天。”
听着这对皇家兄弟说着风凉话,好像事不关己似的,李世绩忍不住干咳一声:
“咳咳。陛下,殿下,不知二位下一步将去往何处巡视?末将愿全力陪同。”
二位贵人,该跑路啦。
这倒是提醒了李承乾。
他叹息一声,多少有些不服气地说:
“朕此番巡查前线,深知战事的不易。
“朕已经充分了解了应该了解的情况,应该起驾回朝了。”
北狩怎么就变成了巡视,讲话者和听众姑且蒙在鼓里。
皇帝陛下也是要脸的,出宫白跑一趟差点自投罗网什么的,让李承乾公开承认自己的错误那是绝对不行的。
他是真的没有想到,还真让自己那位半神半鬼的父皇说对了。
黄河之北果然成了是非之地,战场的聚焦之所。
而长安反倒是那个不被双方所注意的、安全的角落。
得赶紧回去了。
大臣们都还滞留在长安呢!
君王顶在前线,大臣守在后方可还行。
自己如果长时间缺位,那边另立朝廷了可咋整。
“臣有一个疑问。”
李治打断了李承乾的思考:
“陛下该如何回朝?”
“这……”李承乾顿了顿,终于意识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——
从蒲州向南回关中,必须经过黄河。
现在黄河上到处都有大明的舰船游弋,该怎么穿过他们的封锁,达到对岸?
虽然李明没有向“岸上”的李承乾发起攻击。
但这不代表当李承乾“下水”以后,他的手下一定不会向龙船丢一块大石头过来。
毕竟一条船这么大,谁也不知道谁在船上,发生个“误杀”什么的可太正常了。
这谁敢赌啊?
“我等自然死不足惜,可是陛下龙体金贵。万一有个闪失……我等决计承担不起啊!还望陛下三思!”
李治义正辞严地表示,自己不想卖头送死。
“你说得对……”
李承乾肉眼可见地消沉了下去。
“况且,长安也未必永远稳固。李明的部队还盘踞在郑州,随时可以西进叩关……”
既然走不了,那,留在原地?
反正李明已经北上去和太上皇拼命了,暂时不会杀个回马枪吧?
“还是请陛下尽快启程吧,蒲州的存粮恐怕不多了。”
看着两位贵人这么举棋不定,李世绩不得不把话说得更直白一点。
这话又让李承乾惊悚不已:
“蒲州,居然会缺粮?”
蒲州可是山西地界最大的粮仓。
交通便利不说,地形也很平坦,土壤肥沃。
而种粮所需的水资源更不必说。
有黄河和汾河两条河伺候着这块风水宝地,这粮食产量还能小得了吗?
李世绩叹息道:
“蒲州虽然粮食产量多,但是人口更多,在战争爆发前就需要从外地输入粮食了。
“现在水路被断,粮食就入不敷出了。加上蒲州还驻扎着庞大的守军,人吃马嚼的,存粮恐怕支撑不了一个月……”
李承乾和李治听得一个头两个大。
回长安不行,留着也不行。
那他们这一行人该往哪里逃?
“天大地大,在这大唐的土地上,竟没有朕的容身之所了吗!”
李承乾又悲哀地发起了感慨。
李世绩也是感到头皮发麻,几次张嘴想说什么,但是又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