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不是因为李明太强,而是因为长安太弱。
守军的主力都被抽往山西了,他们拿头去硬抗大明的巨大投石机?
李承乾听得连连点头:
“此话在理,朕就是这个意思。”
大唐抽干国力,也就勉强供养得起一支大军,财政还快被拖破产了。
要是李明还能再掏出一支同等规模的军队,那可太惊悚了。
爆兵差距这么大,那不就显得他李承乾的运营特别菜吗?
所要,他宁可相信全天下是被李明偷鸡摘桃子了,也不愿意相信对方真能手搓出第二支能和唐军刚正面的大军。
这是作战方略的失败,不是治国的失败。
战略失败尚能挽救,国力不如那就是无可救药了……
太好了,皇族里还是有正常人的……李世绩在心里也是连连点头。
但是认同归认同,天策上将的话他还是要带到的。
“可是,依太上皇的意思……”
“朕不要父皇以为,朕要你以为。”李承乾打断了李世绩的吟唱。
“依大总管的专业意见,李明会攻长安还是山西?”
龙颜不悦。
李承乾已经不再是那个在严父底下唯唯诺诺、直到被高压崩断神经的少年了。
如今的他,是真真正正的真命天子,说一不二的统治者。
谁都不能命令他该做什么、该去哪里。
他有自己的判断。
“……”
对于陛下的送命题,李世绩沉默以对。
他不想掺和太上皇和皇帝的争权,只是李家的一个高级打工仔。
而李世绩的沉默,其实已经间接说明了他的态度。
“既然李总管没有意见,那就由朕来决断。”
李承乾挥一挥袖子,强硬地说:
“北狩的行程不变,朕将继续北上。
“谁赞成,谁反对?”
都是陛下,那高级打工仔李世绩自然是听距离他最近的那个。
有本事你去拦着皇帝?
“末将领旨,这就去准备。”
李世绩爽快地应承下来,便随口向旁边陪站的蒲州刺史吩咐道:
“陛下一行人由我陪同,随行船队就劳烦使君你来接待了。”
“下官明白了。”刺史干脆地回答。
对于他俩的一问一答,李承乾却是疑惑地皱了皱眉头。
李治同样听得一头雾水,问道:
“如今正值国难之际,陛下一路轻车简从。哪来的随行船队,还需要惊动一州刺史安排接待?”
李世绩和蒲州刺史面面相觑,一同指向黄河的方向。
“那……那支龙船队是从哪儿来的?”
两位贵人循着手指望去。
只见在水天一线的地平线上,陆续出现了几条高大的船桅。
虽然距离遥远,但是不难判断,那些船只非常巨大。
甚至比陛下所乘坐的龙船都要大。
“他们是谁?”李治脱口而出。
李世绩的心跳登时漏了一拍,心中陡然升起不祥的预感。
“那些船……难道不是跟从陛下的?”
李治连连摇头:
“不可能,从长安出发的就只有这几条船,已经悉数入港了。
“况且哪有随从的船比陛下还大的,这是逾越礼制了。”
李世绩的脸色渐渐苍白下去:
“那他们……怎么一直缀在陛下的船队之后……末将还以为……”
“距离太远了,我们这一路都没有发现他们在后面跟着。”
李治道:
“要不是登上了蒲州的城楼,我们都还没有发现……”
说着说着,李治好像意识到了什么,一瞬间,脸唰地白了。
随着那支船队越来越接近,出现的船只也越来越多,很快就几乎铺满了河面,让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