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得像现在这样憋屈?!”
平州,某处热闹的路边酒馆里。
喝多了的懂哥们又开始了男人们第二喜欢的“没有人比我更懂治国理政”环节。
反正李明陛下已经打喷嚏打习惯了,也无所谓几个酒鬼在他背后说坏话。
“陛下体恤民情,到你这儿倒成了罪过了?”
懂哥的言论遭到了其他懂哥的围剿。
“是啊没错,你现在站着说话不腰疼,等到税真收到你头上了你又不愿意。”
“谁说我不愿意了?谁说我不愿意了?”一开始的那位懂哥还不服输。
“现在不就是战时吗?不已经加税了吗?我没什么感觉啊!
“不但没感觉,我还觉得力度不够大,还想给官府再捐点经费呢!”
这番逆天到疑似反串的言论,却让大家没法反驳。
确实,虽然官府成天“战时经济”、“勒紧裤腰带”、“苦难行军”地宣传着,但雷声大雨点小,老百姓相当无感。
生活并没有受到多大影响,歌照唱舞照跳。
大家伙还能在酒店喝酒吹牛,就是一大例证。
谁家战争状态不节省粮食,酒敞开了喝的?大家都是以前过惯了苦日子的,差不多得了。
前线都吃紧了,后方还这么紧吃,吃得老百姓都不好意思了。
为什么不能再勒紧点裤腰带,多支援将士们一点呢?
就算李明陛下最脑残的粉丝,心里也不禁有这样的疑问。
陛下善过头了吧……
“呵,你们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战争状态么?”
诸位懂哥的身后,传来一个沧桑低沉的声音。
大家的目光向声源望去。
说话的是个中年水手,满脸褶子,一看就饱经风霜,给他的话又增添了几分说服力。
“对面的大唐不就是吗?海量的物资都在了打仗上,老百姓都不够吃的了,所谓‘千里无鸡鸣,白骨露于野’……”
说得煞有介事,让人不得不信了。
“反观我们这边呢?毫无斗志,简直是松懈!
“别说官府还允许你们浪费粮食聚众饮酒了,官府自己更浪费,各个港口工场在战前建造的船,现在非但没有停工,还在紧锣密鼓地大建呢!
“仗都打到这时候了,还这么大力气造船干什么?主战场在山区,造大船干什么?”
这水手大约是喝多了,滔滔不绝地抱怨起来。
旁边的懂哥们不敢插话,对水手的吹牛洗耳恭听。
他们明白了,这位老哥才是真的懂。
当酒肆的气氛达到了顶点的时候,谁也没有注意到。
酒肆的角落里,两位妇人悄然起身,在桌上拍上一张大钱,便静静地离开了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