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都市言情>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> 第326章 天为幕布 地为戏台的行为艺术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26章 天为幕布 地为戏台的行为艺术(3 / 4)

力和力量,让朝廷不得不分兵把守吧。

可是现在,明军又顶着巨大的地形劣势去碰瓷太行山……

这实在太抽象了,连最抬杠的大臣也不知道该怎么给对方的骚操作找理由了。

大明是突然掌握了撒豆成兵的技术吗,四处煽风点火?

“作战最忌分兵,他们兵分多路,只怕是要聪明反被聪明误,不足为虑。”

“对方如果是别人那还好说,可李明并非无能之辈。就算他自己不知战,他也是听得进手下的劝谏的。而他手下还有个李靖呢。”

“说得没错,更何况李明怎么会不知兵呢?当年他只身入辽东,收编山匪,居然就顶住了高句丽十五万大军的轮番进攻。”

“别忘了,明军的前身是山匪,最擅长在山地进行作战。他们说不定要在太行山来个出其不意?”

“可那些叛匪再怎么会爬山,太行山也是我们长期经营的,要塞关隘尽在我手,地形更是我军所熟悉的。他们怎么可能打得进来?”

“不不不,我觉得是这样……”

“依我之见,会不会是李明连遭挫败,自暴自弃,才会昏招迭出?”

“有可能,他进攻中原、搅乱岭南的图谋全部被我方化解,屡屡碰壁。以他的脾性,必定恼羞成怒。”

大家进行着激烈的口腔体操,试图弄清楚李明到底想干什么,并且讨论的风向逐渐从“李明这么干一定有他的道理”转向了“李明怕不是有什么大病”。

而当大臣们情绪激昂的时候,李世民却是冷静了下来。

直起的身子又躺了下去,左手哒哒敲打着扶手。

许久,他缓缓开口道:

“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……”

两仪殿逐渐安静了下来,群臣的目光齐刷刷地望向了上方。

“这个问题就是,为什么前线的急报能在同一天抵达京城。”

老太上皇一针见血。

座下的李承乾、李治以及群臣闻言顿时色变。

是啊,李明挑选的战场不但多,而且都是相隔几千里起步的。

一个在太行山,一个在中原,一个在江南的海港。

按理说,那些地区距离京城的远近不同,路况不同,因此送信的速度也不尽相同。

“长安与晋州、扬州、洛州都有驰道相接,现在初冬也没有什么风雪,所以推算信件送达长安的时间并不难,李明那厮可太清楚驰道邮驿的工作效率了。”

李世民继续哒哒哒地弹着扶手。

“也就是说,大明的这次攻势,是根据消息同日抵达长安的要求倒排出来的?

“晋州路况最差,所以太行山一线才是明军最先进攻的地方。其次是扬州,最后是中原……”

李世民的一通推算,让在座的诸位无不倒吸一口冷气。

古代打仗可没有无线电台可以协调作战,三个主战场距离遥远,遍及大江南北,在作战过程中,互相之间是不可能沟通协调的。

只能是一开始李明就定下了日期和战略方针,然后三部分的军队根据指令按部就班地完成。

就这个“按部就班”,学问可大了。

听起来简单,可协调几十万规模的人员跨区域调度,真操作起来,那组织难度可是地狱级的。

更别说这是海陆配合的大规模作战行动,途中还可能发生各种意外,或者提前走漏了消息,或者士兵素质低下不执行或无法执行命令……

能让三军按约定时间抵达作战地点,发起进攻,同时还要考虑到大唐这边传递这些消息所需的时间,并且还全程保密……

朝堂上的君臣意识到,李明以他独有的方式,既低调又夸张地秀了一波肌肉。

是,李明或许交了几份不及格的答卷。

但是当这些卷子都把分数精准地控制在了五十九分时……

这就很让人细思极恐了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