性的人都知道,这个谜底,将会在此次时隔多月的盛会中揭晓——
谁主持,谁就将主导未来的朝堂。
只是在宦官宣布朝会正式开始之前,官员必须低头,不得提前一窥龙颜。
不仅仅是八卦的刘洎、张行成、高季辅三位文臣。
可以说,在场的百官、不论品秩高低,都对这个重大问题的答案望眼欲穿。
可是,不行。
必须要忍耐,不可因好奇而铸成大错。
快了快了,快开始了……
“诸位爱卿,请平身吧。”
龙榻的方向上,传来一个温和而有些虚弱的声音。
这声音是皇帝陛下,陛下的身体和权力都一齐恢复了么……群臣心中飞速地闪过这个念头,觉得事情不过如此,一切照旧。
照旧好啊,起码稳定,你们老李家每换一次话事人,哪次不是搞得天下动荡……群臣忍不住心里吐槽,放松地抬起头。
可这一抬头,让他们都愣了愣。
龙榻上坐的是皇帝没错。
可是,在皇帝李承乾的左手边,还摆着另一张龙榻,规格略低一等。
上面坐着的,正是皇太弟李治!
这特殊的座位布局,不禁勾起了大臣们的一些回忆。
“那位殿下”监国的时候,是在去年还是前年来着?
这是让“这位殿下”,也来提前参政议政了?
然而这还没完。
在皇帝龙榻的背后,更高的地方。
还摆着另一架龙榻,坐着另一个能勾起许多人无数回忆的身影。
太上皇李世民陛下……
李承乾登基以后,老太上皇不是没有干涉过朝政,也不是没有在大朝会上坐过这个位置。
不过太上皇干政都是在“密会”这类非正式场合,而在朝会坐c位时,又都是以新年、中秋等礼仪性质的朝会为主。
李世民出席真正议事的大朝会,这还是自他退休以后头一回。
个中意味,不言自明。
李世民、李承乾、李治,父子兄弟三人,人人有份!
三圣临朝!
“近来,我朝有些动荡。”
李承乾陛下开口了。
虽然语气还有些虚弱,但是开门见山。
不过作为权力生物,相比台上人具体说的是什么,大臣们更注意的是台上由谁来说这些话。
大朝会由皇帝陛下来主持,就说明朝廷的权力核心——至少在明面上——仍然以皇帝为主。
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。
只是在陛下身边坐着的“二圣”,几乎已经在向群臣明示了——
陛下的意旨,不仅仅是他本人的意旨。
“北有大明强邻,对我虎视眈眈;西有吐蕃两面三刀,在暗中蠢蠢欲动。
“南方诸国不稳,突厥盟友疲敝。”
李承乾的声音轻弱,但带着不可置疑的坚定。
这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承认了“大明”的地位,而非蔑称其为“伪明”或者“叛匪”之类。
不正视自己的对手,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。
骗骗兄弟可以,别把自己也给骗了。
陛下的非同寻常的遣词,以及他严肃的态度,让座下诸臣也放下了政治算计,低头认真思考起来。
陛下说的一点也不夸张,大唐真正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。
大唐,这回大约真的要完了……
“然而……”
李承乾话锋一转,声音变得铿锵有力:
“朕现在是越来越清楚了,大唐的心头之患不在外边。而就是在这儿,在大唐本身!”
群臣顿时面有惭色,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背。
“我大唐地大物博,人口众多,商贸繁盛,表里山河。
“外部的敌人是没法让我们亡国的。”
李承乾继续说道,眼神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