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是放松一些,让那只打不死的小强缓过一口气来。
鬼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。
毫不留情,斩草除根,妙算滴水不漏,这是李世民对敌手的最高礼遇。
“争储之战,就此结束了么……”
李世民不禁感慨道。
“可惜,李明本应该是那个最适合统领天下的人。只是投错了胎,生错了肚皮。这也是天下人的不幸啊……
“嗐,他自己打仗打输了,怨不得别人。
“以后给李承乾、李治打打下手吧,就是不知道等到我百年以后,李治会不会放过他……”
李世民的视线迷茫地望向天空,又很快收拢了来。
“儿孙自有儿孙福,百年以后的事情,就我能管的,也轮不到我来操心咯。”
他很快抛下感怀的思绪,收拢心神,专心致志地思考起下一步的行动方案。
自从中风以后,他就想开了很多,绝不陷入精神内耗。
李明、李唐宗室、整个大唐将来的走向会如何,这些“细枝末节”的问题,他是没这个能力去管了。
他能做的,就是把握好大方向,在他驾鹤西去以前,彻彻底底地确立嫡长子继承制。
让“大唐”这个先天带着“政变”基因的王朝,将来能步入正轨,修复继承制度的缺陷,别每次换皇帝都要闹出一番腥风血雨。
而要达到这个目的,他还差临门一脚——
“把李明的军队彻底剿灭,把李明彻底打垮。
“天下人或许会损失一位可能的好皇帝,但是得到的,是整个王朝的长治久安。”
李世民喃喃道。
一任皇帝和一整个王朝,孰轻孰重,李世民觉得自己是拎得清的。
他那颗因为疾病而有些锈蚀的脑子,仍然飞快地运转起来。
后续该如何北伐,如何能在李明缓过气来之前把他的老巢给端了,政策是应该延续还是拨乱反正,新纳入的民众应该如何治理,降将降卒应该如何安置……
一个又一个让人头秃的问题在他脑海里闪过……
就在这时,传令慌慌张张地闯了进来。
“陛……报告陛下!”
李世民的眼睛慵懒地扫过了那个不解风情的大头兵,浑浊的眼神中闪过一丝严厉。
他的声音低沉:
“发生了什么事?”
打断了朕的思考,最好有事。
“陛……陛下,出事了!”传令兵艰难地咽了一口水:
“叛匪……跑了!”
…………
“跑了?”
李世民初闻这则如同晴天炸雷似的消息,痴痴傻傻地重复了一遍,满脸错愕。
过了半晌,他回过来一点神,但是不多。
“什么叫跑了?谁跑了?跑了多少人?李世绩他们在干什么,知道这件事吗?难道是他们提前发起了进攻?”
一连串问题,像爆豆似的。
传令哆哆嗦嗦地回答:
“不……不知道……”
“什么叫不知道!”饶是最近越来越佛系的李世民,也不禁被这回答给弄得勃然大怒:
“究竟是你得了病还是朕得了病?到底发生了什么,给朕说清楚,否则军法从事!”
龙颜一怒,把那传令吓得整个人像筛糠似的,哆嗦个不停,断断续续地说道:
“我……我军仍然按兵不动,并没有进攻叛匪的阵地。
“但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,泗水西岸的叛匪,阵地越来越缩小了,人也好像越来越少……”
“什么叫越来越少!到底发生了什么?”李世民没耐心地打断道。
“天……天太黑了,属……属下确实看不清楚。”传令越来越语无伦次:
“就是……就是在泗水河岸这边的明军,数量正在快速减少……”
“荒谬!”
李世民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