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都市言情>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> 第309章 深藏功与名的李二陛下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309章 深藏功与名的李二陛下(2 / 4)

慎起见,可以稍稍后撤,让出一两个州即可。

“何必把吃进去的一下子都吐出来呢!”长孙无忌焦躁地摩挲着下巴。

现在两个老成持重的老头成了激进派,而敢爱敢恨的童年皇帝却成了不折不扣的保守派。

这情况让他俩始料未及,纷纷表示陛下为何要丧权辱国。

李明摇摇头:

“威胁不在看得见的敌人,而在看不见的敌人。”

“看不见的敌人?”老房和长孙面面相觑。

“这里。”李明指了指“明占区”以南的几个州县。

因为兵力有限,要同时兼顾进攻、防守和维稳所需的人力和补给,所以明军不可能占领整个中原,把有限的人力像洒芝麻一样洒出去。

他们占领的,是沿黄河南岸的那一条走廊。区块最核心,土地最肥沃,跨河补给也最简单。

而至于南边那几个不靠黄河的中原州县,比如宋州、许州、陈州等地,明军就没有余力染指了。

一是集中兵力,二是那些州县分布有淮水的支流,进攻起来比较困难。

明军不染指也就罢了。

然而在战场态势图上,唐军的踪影却也没有出现在那里。

“这很古怪。按理说我军占领了黄河沿岸,那敌方应该立刻补强这三州的防线才是。

“可是根据我们的情报,唐军却将主力放置在郑州以西,南部中原至淮水一线的州县防务全部放空。

“这是为什么?”

李明的问题,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回答不出来。

“确实……有蹊跷。”房玄龄抚摸着胡须,斜了一眼长孙无忌。

“国舅,你怎么看?”

长孙无忌脸色沉凝,不发一语。

李明用小拳头捶了捶这几个地方:

“我怀疑,并不是唐军没有在此大规模部署兵力。而是那些兵力都藏了起来,没有暴露踪迹。

“看看,唐军一方,还有哪一位能领兵打仗的指挥官没有浮出水面,被我们的细作探子观察到?”

“嘶……”两位曾经的大唐巅峰文臣在脑子里过着一个又一个名字,和态势图上的姓名一个个做着比对。

“是我的父皇,李世民。”

李明的语气前所未有的严肃。

“他的位置还没有暴露。他在哪儿,他指挥的是什么军团,处于什么方位?我们一概不知。”

房玄龄立刻反驳道:

“有没有一种可能,太上皇陛下年事已高,所以选择留在京中运筹帷幄,而不是御驾亲征亲临前线?”

李明干脆利落地摇头:

“我父皇逢战必身先士卒,他不会龟缩在后方的。”

在原本的世界线上,李二同志也差不多是在这几年里选择了亲征高句丽。

连大老远的高句丽,他都不辞万里地蹦跶过去。

这离关中近在咫尺、又交通方便的中原古战场,他没有道理不帮帮场子。

长孙无忌的脸色越来越难看,但他还是不情不愿地点下了头:

“是的,陛下说得有理。太上皇……不是闲得住的人。”

作为李二陛下的大舅哥,长孙无忌对那位大老爷的性格多少也算是有些了解的。

陛下的外在表现或许和好大儿李明有所不同,但是内核是极其相似的——

都对自己的文治武功有着极强的信心。

而战争,又是综合检验文治武功的绝佳时机。

当这两位极其自信的君主,生在同一个时代,又分属两个对立的阵营。

那么如果不直接来一场面对面的较量,检验检验儿子的真正成色,李世民就不是李世民了。

“所以,我认为。”

李明在从齐州到郑州这一线的南方,画了一个大圈。

“我的那位不务正业、退休已经没事干只想打仗的父皇,此刻大概领着另一支部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