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都市言情>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> 第297章 李世民:叫阿爷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97章 李世民:叫阿爷(1 / 4)

第297章 李世民:叫阿爷

“佛曰色即是空。承乾,你被万事万物的表象迷惑了双眼,以至于不知所措。

“但是万事皆有因。只要透过纷繁复杂的色,找准核心的因,就能厘清万千思绪,因果便迎刃而解。”

李世民颇有禅意地教导道:

“比如说,目前的‘因’就是铜钱太多,实物太少,而造成了商贸混乱的‘果’。

“接下来只要对症下药,让钱少下去、米面粮油等实物多起来,便能化解李明的这一波攻势”

宁这番废话说得可太正确辣……李承乾深吸一口气,声音有些颤抖:

“父亲说得对,只是有一个小问题——

“应该怎么样让钱少下去、让粮多起来呢?”

他有点担心老李是不是脑子又不灵清了,又担心老李是不是在故意涮他。

官府能管铸钱,可还能底下百姓怎么用钱吗?

他要是对民间有这么变态的掌控力,还会被李明揍成这样?

李世民看了嫡长子一眼,并没有急于解答他的问题:

“承乾,其实官府朝廷是有许多手段直接干涉民间财富和商贸的。”

对父亲颇有考校意味的回答,李承乾耐着性子回答:

“您是说税收?”

“是的,破局之法,就在税收之中。”

李世民循循善诱。

“没有记错的话,夏季的‘租、庸、调’马上要开始征收了吧?

“这正是调节市面上钱多物少的好机会。”

租庸调是大唐的基本税收制度,租、调缴纳的是米粮和布帛,庸则指代劳役,都是货币商品经济不发达时的实物税。

而今,问题显然是货币经济“太发达”了……

“嘶,对啊!”

提醒到这个地步,李承乾有些半懂不懂,猜测道:

“父亲,您的意思是……

“今年的租庸调不收实物,而改收钱币?”

李世民这才宽慰地点头:

“正是。如果官府还是依循旧制,征收粮帛,势必会让市面的供应更少,价格更高。

“但如果官府收的是钱,农民就被迫进城,将粮帛出产放到东西市售卖,以所得铜钱交税。

“这样一来,市面上的实物商品不就多了,而流通的铜钱不就集中到官府手中了?”

李承乾细细地咂摸着:

“收钱币税,农民卖粮,钱减粮增……

“妙啊,妙计啊!”

他这才彻底领悟老爹的精妙之处,也不禁兴奋地拖着跛脚,踱起步来。

“李明的毒计只能祸害城市,而乡间田野本就自给自足,交易很少,铜钱多寡、物价高低对农民并无甚影响。

“父亲的办法,便是让更多乡村的货品参与到商贸之中,以此消化过多的钱币!”

李世民点点头:

“正是如此。只是开源还不够,还需节流。”

“节流?”李承乾的兴致上来了。

“承乾,我再考考你。”李世民微笑着问:

“在我大唐大笔挥洒铜钱、在市面上大肆抢购商品的商人,都是从哪儿来的?”

“是伪明。”李承乾几乎没有思考就回答了,过了一会儿,他反问道:

“父亲打算如何节流?难道禁止伪明的商人入境买卖?

“这恐怕很难。”

他说得直言不讳。

贸易封锁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差事。

首先,这对大唐来说绝对是伤敌一千自损一千的昏招。

因为大明的廉价商品实在太香了,消费者得实惠,官府也收到了不菲的关税商税收入。

两国的贸易总量如此巨大,百万漕工衣食所系,如果粗暴地一刀斩断,大唐说不定会不战自乱。

退一万步说,就算李承乾能强势控场,压服内部一切反对力量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