联合,让人头疼啊。”
亲舅舅抵半个爹,长孙无忌对两人的性格特点还是很有发言权的。
李治和李承乾,哥哥把握大方向、弟弟出点子,以正合以奇胜,倒是优势互补了。
“李治也加入进来了啊,这下就……”
房玄龄抬头思索,掐指算了一会儿,问:
“陛下,李治比陛下您年长几岁来着?”
您老“陛下陛下”的是不是叫得太勤了,我当皇帝就让你这么爽吗……李明嘴角抽搐:
“……
“房相公,你是想算我能不能熬死李治吗?你还是死了这条心吧。”
随着李治的加入,让大明与大唐的博弈又复杂了起来。
李治足够年轻不说,人也聪明,潜力也大。在父兄的耳濡目染下,未来可期。
也就是说,有李治在那儿撑着,想等到李世民驾崩以后再轻取大唐就比较困难了。
拖延战术不奏效了。
“既然不能拖延,那就速战速决。”
李明敲了敲桌子,提高了音量。
他本来就不想把统一大计无限期地拖延下去,“不相信后人的智慧”。
一万年太久,只争朝夕,要快刀斩乱麻地把剩下的半个天下收入囊中,以免夜长梦多。
大明体量大,有很多防不胜防的漏洞,那大唐呢?
漏洞只会更多,不会更少。
所以,与其被动接招,不如主动出击,消耗消耗对面的脑力。
“陛下有何妙计?”
房玄龄、长孙无忌、尉迟循毓一齐凑了上来:
李明扫视了一眼座下的三人,缓缓道:
“来而不往非礼也。他们给我大明送了些‘钱’来,那我大明也得回个礼。
“不过,我大明地大物博,国富民强。
“他们送过来的是假钱,我们,送真钱回去。”
三人互视一眼:
“您的意思是……”
“给他们来一个输入型通胀。”李明道:
“试试那一对璧人的成色如何。”
…………
铜钱,李明的大明王朝有的是。
在科学部首席专家袁先生和玄先生的带领下,在边民日拱一卒的持续开拓下,北大荒虽然还没有建成北大仓,但矿山已经勘探了一大堆。
大明工匠在大炼钢铁的同时,顺手炼了一大堆铜。
而另一方面,大明的商人们在和铜本位的大唐、以及受大唐辐射的大华夏文明圈做生意时,又换回来了一堆铜钱。
这么多铜,给全国人民人手一副暖气片都有剩的,而大明又不使用铜钱,除了手工艺品以外,没有什么其他用处了。
这些铜就这么闲置下来了,导致铜价暴跌,堆积在仓库里还嫌占地方。
这些就是发动货币战争的子弹。
李明对付倒霉蛋马周所坐镇的齐州,就是用的这一招。
先输入大量铜钱,搞崩当地经济,让齐州主动开城,不流血地并入大明。
然后在齐州废黜铜钱、改用纸币,回收之前投入的铜钱,用于下一次的货币战争。
可持续发展了属于是,这就是一套零成本颠覆政权的永动机。
而李明的计划也很简单粗暴。
还是沿用对付齐州马周的那一套办法,只是规模要大上好几倍。
全国的制铜所全力开动,大批量地铸造开元通宝,再通过大明和大唐之间发达的商贸往来,大批量地将铜钱输入大唐。
短时间内,大唐来了一大批不差钱的采购商。
他们跟不要钱似的大肆收购大唐米面、布帛、粮油、农具粪肥等民生物资,给大唐留下了大把大把的铜钱。
这等气势,比李承乾抠抠搜搜塞过来几个细作要宏大得多。
货币加大供应,同时商品加大需求。
两相迭加,会造成什么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