表达意见,要用你的手。”
李承乾深吸一口气,恭敬地回答:
“儿臣知道了。”
大非川之战,就是李世民用拳头说话的集中体现。
不知道李治和李世绩对迎回陛下的真实想法,又不想和他们手上的唐军发生正面冲突,怎么办?
在甘州明修栈道,在大非川暗度陈仓。绕过凉州行军都督府,通过河湟谷地直接剑指长安。
明明什么都没说,又什么都说了。
对李治的猜疑、对李世绩的不满、这大半年在外飘零的愤怒,全部凝聚在这犀利的兵锋之中。
远胜过千言万语。
别让陛下来猜你们的心迹,你们自己先打开城门,坦露心迹。
不投降就直捣黄龙。
李世绩也是读懂了陛下隐藏在刀剑之中的话语。
在得知战略关节大非川落入了新突厥的手里以后,他第一时间确认了背后的操盘手就是陛下本人,并且及时自缚来降。
双方都有足够的政治智慧,默契地避免了一场毫无意义的血腥内战。
父皇虽然得了风疾,脑力受损颇多,但是政治手腕仍非常人所能企及……李承乾不禁心中感叹。
他不认可的是老爹的育子方法,对其政治能力是从来也不曾怀疑过的。
“你需要学的还有很多。时间不多了,在你回去登基以前,跟着吾好好学学为君之道。”李世民语速不可不慢地说着。
“是,父……亲???”
李承乾随口应和着,猛然惊醒。
什么叫“回去登基”?
父皇这话里的意思是,难道……
“还能是什么?当然是当皇帝了,让你。”
看着这沉不住气的嫡长子,李世民无奈地叹了口气:
“吾这幅样子是当不了皇帝了。别说治国,在太极殿上那么一坐,群臣都会在背地里笑话吾。
“有损君威不说,朝中宵小们还会认为吾软弱可欺,阳奉阴违,而吾也没有气力和他们一一周旋了。”
李承乾赶紧表忠心:
“父亲……不,父皇哪里的话!您洪福齐天,只要回到京中,让御医好生调养,自然会恢复如初!
“况且,即使您现在抱有小恙,不也让突厥、吐蕃、李世绩等闻风丧胆吗……”
李世民摇了摇手,打断了李承乾的吉利话。
“吾的身体吾自己知道,不但脑力大不如前,而且不知何时清醒何时糊涂。
“而国事可不会等吾清醒的时候才会到来。
“岁月不饶人,吾也该退位让贤,效仿先帝,做一个安乐的太上皇了。”
李承乾的胸膛剧烈起伏着,极力压制着剧烈的情感:
“可儿臣还有很多不足之处……”
“可除了你还有谁?唉……”
李世民凄凉地哀叹着,慵懒的声调也变得悲怆。
“李明李泰死了,李治反了。除了你,吾还能选谁?”
在甘州州府书房,父子二人走完了三辞三让的全套流程。
李世民陛下已经钦定了,就由李承乾来当下一任大唐皇帝,登基时间就定在回长安以后。
决定大唐未来的决策,就这样定下了。
说完这番话,李世民就疲惫得好像批了一整天奏折,昏昏沉沉地闭上了双眼。
殊不知,就在他的面前,他刚钦定的继承人露出了扭曲的笑容。
媚娘,你看见了吗?媚娘,我们成了,哈哈……
…………
“陛下。”
“陛……天可汗,李世绩已经带到。”
在安西都护郭孝恪和新突厥可汗称心的陪同下,李世绩低垂着头,脚步虚浮地踏入房间,来到了阔别半年之久的陛下与太子面前。
李世绩坚持不肯松开身上的绑缚,噗通一声跪在地上,看见李世民半身不遂的样子,就忍不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