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1章 李世民:入关!
弱水河畔,走来了一支很不寻常的游牧部落。
这支部落也赶着羊群,也都穿着游牧的衣服,却是清一色的男丁,列着整齐的队列,从北向南地行进着。
相比部落,他们更像一支自带后勤的军队。
越向南走,前途就越来越陡峭。
领队的阿史那社尔骑着马,马蹄打了个趔趄,差点把他甩了下来。
阿史那社尔勉强地稳住平衡,忍不住嘀咕:
“这路真是难走。大非川……那不是吐谷浑的领地吗?天可汗为何想攻打那个地方?”
契苾何力兀自驱马前行:
“陛下这么做,必定有他的道理。”
作为精唐,他对忠孝的理解限于“陛下说几就是几”。
天可汗真能有他的道理就好了……阿史那社尔心里吐槽,但没好意思说出口。
他对李世民陛下的忠诚和钦佩,并不亚于契苾何力。
但他也知道,在不幸罹患了风疾以后,天可汗的脑力和精力发生了断崖式的下滑,意识时而清醒、时而模糊。
攻打大非川……在做出这个决策的时候,天可汗本人都未必清楚自己在做什么。
为什么?
阿史那社尔抬头遥望前方。
一座横亘东西、直插云霄的山脉,就像一堵巨人的高墙,挡在这支队伍的前路上。
“这条路也太难走了……”
新突厥新近占领的甘州(张掖市),距离大非川的直线距离倒是不远。
只是甘州在河套地区,而大非川则位于青藏高原,两地之间隔了一座祁连山脉。
完全属于两个独立的地理单元。
社尔不明白,现在的主要目标明明是夺回长安的朝廷。
天可汗为什么不继续东进凉州,杀回大唐?
而是在甘州调头南下,爬什么祁连山啊?
是,从甘州出发沿着弱水往南,是祁连山的一道豁口,走这儿翻越祁连山相对比较方便。
但是相比沿河套往东走凉州,无疑是大大的舍近求远了。
不过疑问归疑问,阿史那社尔还是忠实地执行着天可汗的命令。
他也真心希望确如契苾何力所言,天可汗的这番安排真的有其合理的理由。
“陛下有令,按军功赏赐封爵!”
契苾何力走在最前,向突厥士兵们高声呼喊:
“以敌人的耳朵为凭证,斩敌骑一名,即赏牛羊各一匹,入关中后分田一亩!斩百人为伯克,斩千人为俟利发,以此类推。杀敌越多,封赏越厚!”
这一套有着鲜明草原特色的魔改秦国军功爵位制,对淳朴的突厥人民有着巨大的号召力。
众人士气大振,不由得加快了脚步。
“慢一些,慢一些!”
阿史那社尔及时按捺住部落民躁动的求胜心。
“临行前天可汗特意嘱咐过,在高原行军要慢,徐而图之,不可急功近利!”
祁连山平均海拔四千米,而此役的目标大非川,海拔也有三千多米。
古人也是知道“高原反应”的,知道士兵在高原地区作战前,要有一个适应过程。
比如侯君集攻灭高昌就拖了大半年之久,而高昌国说是一国,其实也就一州之地。
耗时这么长,就是为了让士兵先适应高海拔环境。
“是!”
一听是天可汗的号令,突厥人很服帖地就顺从了。
几个月的传奇经历,足够让他们意识到,跟着天可汗有肉吃。
大队伍迈着稳健的步伐,沿着弱水河,一直来到了一处叫做“扁都口”的峡谷。
峡谷深不见底,两旁是雄伟的山峰,像刀劈一样笔直。
此地是漫漫祁连山的唯一一处豁口,青藏高原与西域的连接之处。
当年霍去病出祁连、打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