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想到,整个村子却被这只“怪物”的手下所救……
避难者们有一种传说走进现实的感觉,感慨万千地进入了空荡荡的屋子。
刚掀开厚实的毛毡门,一股热浪便铺面而来。
屋子里非常暖和,让他们冻住的鼻涕都流了下来。
所有人都非常诧异。
屋子里黑漆漆的,只有四面墙壁,并没有生起火炉,之前也没有人畜待在里面。
可为什么会这么暖和呢?
难道那位“李明殿下”真的是个会呼风唤雨的怪物不成?
哗啦,哗啦……黑暗的房间里,他们能听见轻微的流水声。
眼睛逐渐适应了黑暗,他们这才发现,这间屋子并不是完全空无一物。
墙壁上,镶嵌着一根管子。
管子黄橙橙的,从外面伸进屋顶,在屋子正中拐了几个弯,绕了一圈又从地板绕了出去,好像是一段闭路的循环。
流水的声音就是从管子里发出来的。
“这……好像是用铜做的?!”
见多识广的里正吃了一惊。
铜是用来铸币的金属,说穿了就是钱啊!
那位“传说中”的李明殿下,为什么要在收留难民的屋子里搭一条“铜”水管呢?
钱多烧的,用竹子输水不好吗?
他下意识地伸手一摸。
“嘶!”吃了一烫,赶紧把手缩回来。
“这铜管里流淌的……是滚滚热水?”
里正瞪大了眼睛,猛地望向窗外的铁匠铺。
果然不出所料,这根铜水管像脐带一样,从低处的铁匠铺一直延伸到屋子里,在屋内绕了一圈,将屋子加热,再绕回铁匠铺。
为了减少沿途的热量损耗,室外的铜管外面紧紧捆扎了厚实的毛毡,外面又包了几层泥巴和稻草。
如果没有猜错的话,铁匠铺一直在利用炉膛炼铁的余热烧水,利用热水较轻、冷水较重的特性,将滚烫的水自动输往高处的房屋。
等热水的热量散尽、重新冷却以后,再沿着更低的管路,重新流回铁匠铺,在那里继续被余热加温,如此循环往复,保持屋内温暖。
里正还发现,不仅是他们所在的这件大屋子。
“村落”里的其他屋子,也都安装了类似的铜管,像胎儿一样和铁匠铺牢牢地联系在了一起。
“里正你怎么了?”避难的村民担心地问。
“这……蠢啊,那位李明,真的蠢啊……”
里正喃喃。
这上好的铜,留着铸钱多好。
为什么要这么大费周章地造出一整套精巧的取暖机构,只为给几个不值钱的难民舒舒服服地取个暖呢?
蠢啊,真的蠢啊!
老头已是老泪纵横。
次日一早,当这些重获新生的避难者告别梦里的太奶,美美地从温暖的被窝里醒来时。
来了几个貌似是官府的人,手里拿着一迭文件。
“我是幽州临时治理委员会的。”
来者大概是介绍了自己,只是大家听得半懂不懂的。
委员会是个什么玩意?
不过对方的下一句话,他们都听懂了:
“根据李明殿下的规划,在幽州实行与辽东相同的土地政策。
“所有的耕地,官府已经从地主手里赎买了。土地公有,以生产大队为单位进行管理,耕者有其田……”
抛开专业词汇,大家都从字里行间里听清楚了这两个字:
分田!
不仅是里正,所有人都觉得自己好像活在梦里一样。
昨天差点冻死,现在不仅吃得饱穿得暖,甚至还得到了自己的土地!
无需再仰什么豪门大族、什么士绅乡贤的鼻息!
昨天icu今天ktv,这现实简直比见到自己的太奶奶还要魔幻。
这就是李明殿下的统治风格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