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公大名,没想到这个让陛下都忌惮不已的功勋老将,其实是个逗比小老头。
老苏瞥了小薛一眼,嘴角一勾:
“禀报李卫公,我替咱辽东发掘了一位未来可期的将才,便是这位薛仁贵薛将军。
“年纪轻轻不但指挥得当、战法灵活、作战果敢,而且还很尊敬师长,谨守礼义廉耻,实乃有才又有德的典范。”
薛仁贵嘴角一抽,缩到了壕沟的角落,脸上的笑容转移到了苏定方脸上。
“你们都是好样的,能抵挡这么多敌人这么久……”
李靖又是欣慰又是心疼。
因为勾引薛延陀的战术实在太成功了,不但提前把敌人吸引到了恒山一线,而且吸引来的敌军数量也远高于预期。
老苏小薛,带着这个把千人,竟硬是在几十上百倍的敌人的轮番猛攻下,守住了阵线。
这也得亏来支援的是治军有方的李靖。
换作别人,从东北到云州这一路千里迢迢赶来,少不得耽搁几天。
等到了地方,连吃席都赶不上,薛延陀军更是早就离开云州,愉快地重回南方劫掠去了。
这时,李靖手下的传令来报:
“报告主帅!我军前军已经就位,将敌军驱逐出了这座山头!
“大部队正在山顶待命,请下达指示!”
这位传令兵很有精神,几乎是吼着在汇报,很快吸引了苏定方和薛仁贵的目光。
他俩好奇地打量着传说中的“援军”。
对方的相貌和华夏人没有什么太大差异,但他的汉语带着奇特的口音。
肯定不是来自汉地,但也不是草原胡人的口音。
除了相貌和口音以外,这位传令兵的身材比普通的辽东人要矮小一些,制式盔甲披在他身上晃荡晃荡的,不是很合身,有种小孩穿大人衣服的滑稽感。
他的脸庞也比辽东人精瘦,颧骨凸出,脸色蜡黄。
然而,他的一双眼睛很有精神,比朝气蓬勃的辽东人还要有精神,简直在发光。
过于“精神”的精神头,搭配上瘦小的身材和有些菜色的面庞,让这位传令兵显得有些“轴”。
李靖几乎没有费时间思考,非常流利地下达进一步的作战指令:
“不可打草惊蛇,让前军停止进军,就地构筑防线。
“左军从西、右军从东,沿山脊包抄敌人后方。
“中军作为预备队,不动。”
“是!李明殿下的恩情还不完!”传令兵很有精神的应答着,手脚利索地向后方的山顶挥舞令旗。
不一会,从山顶的左右两条小路,各杀下一队步兵。
刚才骑兵走得太快没看清,苏定方和薛仁贵这回仔细观察步兵才发现,这支援军好像……有着微妙的“特点”。
援军虽然穿着赤巾军制式的铠甲,戴着辽东标配的头盔,士气也和赤巾军一样高涨。
但苏、薛总觉得,他们和“传统意义”的辽东赤巾军有着微妙的区别。
区别之一就是外貌,那些士兵和传令兵一样身材瘦小、脸色蜡黄,好像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,最近才吃了几顿饱饭。
区别之二是面相,仔细看来,他们和华夏人还是有着些许区别的,比较明显的就是腮帮子更大,大约是因为语言不同、发音部位有所差异,导致的后天面相差异。
区别之三则是精神,这些战士太有精神了,个个眼里有光,斗志甚至比赤巾军还要昂扬,一看就很轴很不好惹。
不过这两支军队之间有所区别也很正常,并没有出乎苏定方和薛仁贵的意料。
因为这支援军本来就不是赤巾军,并不来自辽东。
辽东再怎么发展也就两块地的体量,并没有藏人口,这三千赤巾军“诱饵”确实是辽东压箱底的兵力了。
不可能凭空刷出这么多火星兵。
很明显,这些援军不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