简直是魔法!
国债,只要手握“国债”这项强而有力的财政工具。
他房遗则就能要有多少钱,就有多少钱,再也不必和其他部门为了预算决算而吵破头,再也不必被财政盈余不足而焦头烂额了……“国债的发行事宜暂时由我来定夺,将来再物色负责人。”李明说道。
房遗则搓起了手,露出了谄媚的笑容:
“嘿嘿明哥,何必舍近求远?债券这种小事,您大可以交给我。您的事多,您可以把精力放到其他方面。”
李明看着房遗则。
房遗则眨着诚恳的眼睛。
“呵呵,不行。”李明冷哼一声。
房遗则的脸上明显闪过了失望的神色。
他很快恢复了面瘫,嘟哝了一句:
“我去做战争预算。”
便离开了。
把发债的大权交给你,可不得利滚利给我滚出个巨大的财政赤字啊……李明看着小房的背影,忍不住吐槽。
他说“国债不用还”,只是一个比方而已,又不是真的不用还。
他李明的脸皮再硬,信用再高,那也不是无限的,也不可能无限举债,最后连利息都付不起。
“不过国债这玩意儿是真好使啊,怎么老祖宗们以前没想到呢?”
到了行政这个层面,钱就不是钱。
而是代表着政府可以控制的社会资源总和。
政府手里的钱占全社会所有流通资金的比例越高,政府能动用的资源占全社会资源的总比例就越高。
所以,政府公债虽然不能直接创造资源。
但可以将全社会的资源集中在政府手中使用。
这让政府的控制力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。
也就是说,让政府更“集权”了。
“下一步便是建立中央银行、商业银行,重新发行纸币,进一步完善金融系统,完善我手头上的货币和财政工具……”
李明开始了对未来的美好畅想。
就在这个时候,房遗则又摇头晃脑地进来了。
“你落了什么东西吗?”李明问。
房遗则挠着头皮:
“忘记问一个大问题了,做战争预算的时候才想起来——
“咱辽东可以出去打野战的士兵,最多不过三千之数。
“这么一点点人,用得了一百万贯的军费吗?”
平摊下来,好家伙,每个人能分到三百多贯。
这是当兵呢还是当贵族呢?
“谁说我们只有这么点士兵?”李明抱起了胳膊。
房遗则眼皮一跳:
“你想……征难民入伍?”
“难民里的适龄青壮才几个人?不是他们。”李明随手指了指墙上挂着的地图:
“向北看!”
房遗则顺着李明手指的方向望去。
北边,是高句丽。
李治可以依赖朝廷,李泰可以依赖薛延陀。
而他李明,也是有备用隐藏能源的!
…………
辽东的北方,高句丽。
国内城。
“西进河北,发行国债,一百万贯……
“呵呵,殿下的办法可真是……够办法啊。”
青岩里寺,房玄龄照常坐在酷似李明的佛像之前,阅读着来自李明的亲笔信。
他以为自己跟从李明久了,对这位小主子的……呃,奇思妙想,不说了如指掌吧,但至少也是见怪不怪了。
但是他错了。
由衙门出面,向老百姓借钱,这操作仍然让他大跌眼镜。
让素来淡定的老面瘫都忍不住多喝了一壶茶。
他甚至比自己的小面瘫儿子都更难以接受这个政策。
因为华夏人骨子里是很保守的,不愿意欠债的。
身上背债,总觉得好像背了一个负担,晚上睡觉都不扎实。
但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