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都市言情>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> 247.第238章 给臭外地的一点小小的辽东震撼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247.第238章 给臭外地的一点小小的辽东震撼(3 / 5)

现代给太平洋加盖、给喜马拉雅装电梯——不太现实……

“快看!他们在干什么!”

崔挹惊愕地指着在山脚下耕作的农民。

“怎么了怎么了?”

这一嗓子,当场把苏定方给喊激灵了,警惕地拔出佩剑。

禁军也立刻紧张起来,握紧手里的马槊和弓弩。

“敌袭?”

刚刚还在抱怨啥活儿都干的李靖,也立即进入工作状态,准备带头冲锋。

军人们屏息凝神,仔仔细细地望向山脚下的农民,眼光似火。

可是一群人怎么看怎么觉得,那些农民并没有什么可疑的举动,真的只是农民而已。

“快看他们在收割什么!是稻子,稻米!”

崔挹小老弟终于把一句话喊完整了。

苏定方握剑的手微微颤抖,有一种照着小崔的脑壳就是一刀的冲动。

人家收个稻子,关你什么事?

“辽东居然能种大米?我没有看错吧,这还是辽东吗?幽州北部的土地也种不了吧!”

崔挹无视军人们无语的目光,还在那儿激动地喊:

“这不是只能种些小米高粱之类的吗?”

经他这么一提醒,大家才发现了不对。

按照原来的时间线,东北地区第一次出现水稻,还得等到一百多年后的渤海国时期。

“哦,那个啊?”李明倒是对此见怪不怪,解释道:

“我专门安排了几个生产大队,挑选了几块水热条件较好的地块,试种各种从内地带来的稻种。

“看来实验成功了,还真让他们找出了能在辽东正常生长的水稻品种。”

对于这回答,崔挹还是大为吃惊:

“就下官所知,不断有先人挑选合适的稻种,在平州尝试种植水稻,可都没有成功。为什么殿下在平州仅仅一年就……”

“当然是因为殿下乃气运之子,天命所归啊。”崔民干很丝滑地接过小侄子崔挹的话茬子,说话很是好听。

身为天下第一姓,老崔向来是很有傲气的。

何曾对别人如此低声下气?

连对皇帝本人,他也不曾如此阿谀奉承。

但今时不同往日。

在河北动乱、被迫离开河北的家乡以后,他们一家如浮萍一般,断了根儿了。

李明殿下就是他这一支崔氏的庇护者。

说难听一点,他差不多是将身家性命都交于了李明殿下之手。

虽然李明未必讲究这个,但是臣服的姿态还是得做的。

为了家族的存续,崔民干的身段也可以很柔软。

“那倒也不是。”

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李明挥了挥手,制止了老崔大唱赞歌的行为:

“只是单纯的广撒网而已。”

“广撒网?”两个崔一时没有听懂。

“水稻能否在辽东成活,一要看不同地形的水热环境,二要看粮种本身。”李明为两人答疑解惑:

“所以我让他们收集了全国各地的粮种,在辽东的海边、山间等不同地区,都种了一遍,一个一个试。”

崔挹还听得半懂不懂,崔民干心算一番,有些发愣:

“这一个个种子试过去,得要多大的地块,耗费多大的人力啊!

“万一没有结果,可不是全年颗粒无收?”

李明点头表示赞同。

“是这样的,以空间换时间。”

他随意指了指身后:

“我们沿着滨海道这一路走来,大多是寸草不生的空地,对吧?”

“是哒。”旁听的几人点点头。

“那些其实都不是空地,而是失败了的试验田。”

李明轻描淡写地说道。

“啊?!”

众人惊得目瞪口呆,而有过实际执政经验的崔民干,更是忍不住惊呼出声。

这一路走来,一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