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都市言情>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> 212.第204章 杨氏:我也不是谦虚,封后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212.第204章 杨氏:我也不是谦虚,封后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(2 / 4)

杨氏所在的弘农杨氏,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世族大家。

虽然和京兆韦氏相比,弘农杨氏离李唐的权力中心更远。

但也算够格了。

所以,杨氏的出身从来就不是问题。

这么多年来,真正让李世民没有另立新后、导致后宫长期无主的,还是因为辣个女人——

文德皇后长孙氏。

初恋的杀伤力太大,让李世民这个多情的心大萝卜也一直下不定“再婚”立后的决心。

这才让后宫之主的宝座一直就这么空着。

老妈可以啊,居然能击败李二的白月光……李明乐乐呵呵地想着。

然后,他就意识到不对劲。

长孙皇后对李世民绝对是无可替代的存在,怎么会让杨氏……

李明终于走出了最初的震撼,冷静了下来。

大脑重新运转,智商也重新占领了高地。

李明意识到了李世民此举的用意所在。

不是因为两人伉俪情深。

而是为了他俩的儿子,李明。

是为了填补李明接班的最后一块,或者说,半块短板。

虽说李明被过继给了长孙皇后,但如前所述,礼法的嫡庶之分,不是通过烧个香磕个头就能跨越的。

为了堵住一切漏洞,也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。

李世民索性给李明的生母也升了职,让杨氏也当上皇后。

生母和义母都是皇后,天下人无话可说了吧!

“一切都是为了让我当太子么……”

若是以前,李明恐怕要激动得昏古七吧。

但是现在,当意识到成为太子可能会招致一连串麻烦、让他都有点打退堂鼓以后。

李明就不那么激动了。

心情一平静,脑子就很好用,自动算计起了未来朝堂的形势。

理所应当的,以杨师道为首的弘农杨氏妻族一定会大抬头,迎来一波发展。

在李明登临大宝之前,这支力量就会成为自己的主要支撑力量之一。

在朝内的声量和作用,不会比房玄龄、侯君集等“辽东派”小多少。

但这些“杨”都是半路出家,不见得有多少是被他李明的“个人魅力”所折服、吸引的。

除了杨师道等亲缘关系较接近的族人以外,其他的杨氏更像是为利益而依附于他。

待他真的登基以后,这些母族外戚不见得不会成为皇权的掣肘。

比如汉朝的窦氏。

所以,在启用杨氏族人时,还要注意多加限制,和其他势力制约制衡……

就在李明冷静盘算的时候,当事人杨氏则更为冷静。

“妾身并无野心追求高位,只是在初入宫时,妾身便立志虔心侍奉陛下。

“若为陛下操持后宫百事,方为侍奉陛下之道,则不论妾身本人意向如何,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,亦义不容辞。

“妾身当场就念了一句诗:封后非我意,但愿海波平……”

杨氏巴拉巴拉地念诵着胜选感言。

把李世民都说得内疚了起来。

封杨氏为后是为了她儿子,这对她本人是不是有点不公平……

李世民想着想着,不由得纳闷儿了起来。

朕明明给她升了官儿,为什么还要感到不好意思啊……

…………“朕欲立杨氏为皇后,谁赞成,谁反对?”

就在次日,临时召开的大朝会上,李世民向京城的百官发问。

立后是件大事,往大了说,是会影响国家未来走向的。

所以,不能像之前将杨氏升为德妃一样,随便在宗庙烧个香念段经就能搞定的。

是要征询重臣意见的。

作为历史上以纳谏著称的皇帝,李世民陛下直接把这事拿到大朝会上说。

鼓励大家畅所欲言,朕闻过则喜。

我反对……大臣们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