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意思。你觉得储君最大的敌人是谁?朝中的反对派?朝外的四方蛮夷?
“都不是。”
她的声音就如同盛夏的冰雹,看似荒谬,实则合理,一颗一颗重重地敲击在李明的心里。
“储君最大的敌人,其实是皇帝本人啊!”
李明的喉咙动了动。
可储君不是皇帝亲自指定的亲骨肉,皇帝意旨的传承者和遗产的继承者么……他想这么如此反驳母亲。
但他不能。
杨氏看似矛盾的悖论背后,其实隐藏着一个十分浅显、但是残酷的道理。
“皇帝只有一个,真正阻止新皇登基的,是旧皇的生命。
“更直白地说,只有皇帝身死,储君才能上位。”
杨氏的话语重重地回响在李明的耳畔:
“你自己应该也能体会到,如今陛下还壮健,谁接班都还有变数。
“只有到陛下大行之日,一切才尘埃落定。”
李明不自在地扯了扯衣领。
“而这个道理,你猜陛下知不知道?”杨氏直视李明的双眼。
李明不知为何有些胆怯,躲开视线,点点头。
李世民自己就是“过来人”,这道理他岂会不知?
“所以父皇……不,古往今来的皇帝选择储君,第一标准就是孝么……”李明喃喃。
这不是什么“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”的礼法教条。
这是皇帝老儿自保的切身需要啊!
“你会弑君么?”杨氏冷不丁问。
李明差点原地蹦起来捂住老妈的嘴:
“嘘嘘嘘!阿娘你说什么呢!”
怎么能弑父!怎么能禽兽不如!
“不弑君的话,这段时间你就夹紧尾巴,保持谦逊和善、处处小心谨慎,不要流露出对权力的渴求。”
杨氏谆谆告诫道:
“如此,才是安稳登基之道。”
李明只觉毛骨悚然,心有余悸地点头:
“孩儿……受教。”
皇帝和太子,真是世界上最别扭的关系。
身为父亲,皇帝恨不得把一切都传给儿子。但身为权力的统揽者,皇帝又必须时刻提防太子篡权。
而太子也同样如此,以人子之躯,却祈盼父亲早死,不甘心在储君的位子上长期待机,甚至自己死在老皇帝前面,一天都没有品尝过权力的滋味。
帝王之家,实在太反人性了。
如果能选,他宁可穿越到普通的富商之家,提笼遛鸟享一辈子福。
不比这沟槽的人伦悲剧强一万倍……
“李承乾的难处,你现在能亲身体会了吧?”
看着脸色苍白的儿子,杨氏的心都在滴血。
但她硬是强撑着,没有心疼地抚摸幼子的头,或亲昵地拍拍他的肩。
而是继续将帝室最理性、最冷酷的一面,赤果果地展现在他的面前:
“李承乾多情而胆怯,没能承受住如此扭曲人伦的压力,所以被淘汰了。
“你呢?你会重蹈他的覆辙吗?”
李明早已是汗流浃背,完全没有了胃口,纯粹本能地夹了一口饭。
嚼着嚼着,他突然苦笑道:
“福祸相依,这监国,未必是一件好差事。”
既要面对大臣的掣肘,又要直面人性的拷问。
他开始觉得,和当个“皇”二代、直接主政长安相比。
说不定还是躲在辽东另起炉灶来得更简单。
“这便是陛下对你的真正试炼。”
杨氏温婉地说道。
母子二人再无言语,沉默地干饭。
“如果,我是说如果,纯粹探讨学术问题。”
李明把头埋进碗里,似是随口一说:
“如果……储君让皇帝提前退休,当太上皇呢?”
对老李家来说,这也算是路径依赖了。
毕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