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9章 李二:皇帝是这么当的,朕教你
李世民很快额头暴起青筋,厉声质问其他人:
“那其他衙门呢?没有门下省的批准,你们也敢执行这条荒腔走板的政令?!”
在健康饮食暴降血压以后,老李已经很少这么发火了。
或者说,至少很少在朝会这样的公开场合如此大发雷霆。
这次他实在忍不住了。
因为李明的这番胡搞乱搞,同时动了他的两块逆鳞:
第一,军队欠饷。
第二,文官失控。
这尼玛,文武两道皆失,这还算什么皇帝?
李世民觉得,自己睡了一觉,小儿子就悄默声地给他半夜升了官儿。
升职成太上皇了。
“陛下,我等委实不知。”
中书令杨师道、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同时表示,不道啊,同平章事李明殿下也绕过了他们。
最后,还是一齐参与此事的侯君集主动汇报,以免被扣上“知情不报”的帽子:
“启禀陛下,同平章事亲自走访了每一个钱庄,将开库放钱的命令亲口交代给了所有的钱庄掌柜,以致于此。”
李世民听得眼皮直跳。
跳过文官系统直达基层,这做法可以说是相当“李明”了。
没有中间商赚差价。
他好像一下子泄了气,重重地靠坐在椅背上,有气无力地表彰道:
“君集,你很好,观察得够仔细……”
同平章事就和我同乘一匹马,我观察能不仔细么……侯君集和同党的杨师道、房玄龄交换了一个眼神,静静退下。
事已至此,该怎么办?
“应该即刻关闭钱庄,停止兑换!”
岑文本率先站出来支招。
长孙无忌表示反对:
“覆水难收,如此一来一回,民间怎么想?再发生一次民变怎么办?
“应该使用策略,徐而图之!”
两边立刻吵得不可开交。
有主张立即关停钱庄、及时割肉止损的,有主张徐徐推进、一个一个慢慢关的。
不过主旨都是一样的——官府真金白银,来兑换老百姓手里的纸币,这种愚蠢行为应该停止。
至于李明的十四奸党,则出奇地安静,没有人支招。
大概是自己也感到心虚了吧。
李世民坐在龙榻上,焦躁地弹着手指。
他猛然发现,自己正骑虎难下的境地。
如果关停兑换,等于宣告钱荒处理彻底失败,纸币信用彻底破产,前期的那一串表演全部都是行为艺术。
如果不关停兑换,官府储藏的铜钱终有尽时,到时候还是纸币沦为废纸。
归根结底,纸币的本质,实质上是让百姓和朝廷共进退。
这何其难也!
寄希望于这个虚无缥缈的理想,不啻于缘木求鱼!
“朕真傻,真的……
“朕怎么会将大权交付于那乳臭儿,让他放手一搏……”
李世民把肠子都悔青了。
这倒也不能怪他摇摆不定。
李明确实常常出奇招,而也几乎每次都能收获奇效。
然而这一次,李明押注押得太大了。
他押的是整个大唐的国运!
在他横插一脚之前,“经济危机”只限于长安和大唐的其他城市。
虽然遍布全国,声量很大,但李世民知道,这还不至于伤筋动骨。
因为城市人口只占大唐总人口的两成不到。
全国大部分人都住在农村,正纳闷地看着城里人表演着行为艺术呢。
然而,李明这么一番骚操作,把军队的军饷都给赌了进去。
这就要动摇国本了!
再穷不能穷军队,如果把军饷全扔进去,也不能泛起一点水、缓解钱荒,导致军队哗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