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都市言情>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> 190.第184章 老房:挑拨李家父子,还是我在行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190.第184章 老房:挑拨李家父子,还是我在行(3 / 5)

,就应该与我无关,我理应继续进宫侍奉诸位贵人。”

反正我就是想当宫女,去哪个宫我无所谓。

体制内铁饭碗就这么香么……李明心里吐槽,忍着嘴角抽搐的冲动,不苟言笑地说:

“结案后,寡人自将还你公道。”

在清汤大老爷的主持公道下,胡三娘千恩万谢地退下了。

孙伏伽捂着脸打了个哈欠,道:

“殿下,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,请您定夺。”

李明神色一凛:

“什么问题?”

刘德全凑了上来,神色严肃地说:

“衙门的厨子生病了,咱午饭去哪儿吃?”

李明的表情更严肃了:

“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……”

摸鱼部门陷入了激烈的头脑风暴之中。

…………

相比和谐的凶杀案办案现场,太极殿里的斗争就要激烈得多。

在太子触底反弹、魏王激流勇退之后,朝廷的格局继续发生着变化,风云变幻。

浪子回头金不换,太子在跌入谷底以后,怎么走都是向上。

何况陛下肯再给太子一次机会,本身就暗示了圣意。

太子党重振旗鼓,不但回收了原先意志不坚定的摇摆成员,还吸纳了大部分原魏王党成员。

而剩余的魏王党、不太想掺和争储这个泥潭的中立派、对十四奸党的卑鄙行径感到嗤之以鼻的清流忠臣、以及对重新均分天下田地感到本能恐惧的守旧派们。

则都团结在了晋王李治的旗帜之下。

一来,李治忠厚老实、平和中庸,相比两个疑似有点太极端的兄弟,实在是拟人得多。

二来,李治年龄尚小,又不是某位主观性过于强烈的小妖,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少年,所以容易……接受属官的“专业引导”,懂的都懂。

如此一来,随着李泰的退出,四子夺嫡的形势迅速演变成了三足鼎立。

并且因为李承乾与李治本身就没有什么矛盾,所以两党隐隐有合流之势,共同夹击异军突起的十四奸党。

“末将……那个,臣以为,漕运这事儿吧,确实要像军队那样统一管理,才不会在必要的时候陷入无组织无纪律。

“所以我觉着吧,杨令公当帅,房相公当将,就挺合适。”负责漕运疏浚的工部尚书薛万彻率先发言。

这位土木大将军现在也算是打灰界的专业人士了。

尽管用词甚是粗鄙,但再也没有人把他的意见不当回事。

然而,一旦被文臣们认真对待,就意味着失去了新手期的免喷特权。

岑文本率先发难:

“仗不是没打过,灾也不是没闹过。为何唯独这一次要统筹漕运了。

“是否有借国难弄权之嫌?”

这位中书侍郎走位向来飘忽。

在李泰退场后,他这次又不知道投入了谁的门下,喷起上司中书令杨师道“弄权”毫不嘴软。

而老岑的意见,也代表了相当一批朝臣的想法。

你李明的势力膨胀得太快了,既有地盘又有兵,还利用两起案子,大搞文攻武吓。

还给不给人留活路了?

你上台以后,是不是要把异己全部清除掉,用中下级官吏架空我们啊?

在一片“附议”声中,薛万彻被喷得灰头土脸。

最后,由大司空长孙无忌定调:

“节度使的担忧不无道理,在饥荒和战争的双重冲击下,统筹漕运调度是很有必要的。”

接着,他话锋一转:

“国之大事,唯祀与戎。在战争期间,漕运应当首要为战争服务。

“因此,调度也应由军事主帅负责。”

虽然还没有正式官宣,但大臣们都已经听到了陛下有意放出的风声——

以李世绩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,侯君集、薛万彻为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