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都市言情>大唐:父皇,我能辞职吗> 第161章 你阿娘还是你阿娘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61章 你阿娘还是你阿娘(2 / 5)

后,现在宫中的格局已经十分明了了。

李承乾、李泰、李治、李明,四人各显神通,同台竞技。

“辽东那边如何?”李明问道。

他在朝中的实力最弱,辽东是他的最大底气。

朝中和辽东,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。

首都边疆两开,这样才称得上健全。

见势不妙,他也可以随时开溜,割据东北继续苟着。

根据李明的要求,长孙延每天制作工作简报,向长安汇报。

若有要事,先行处理后,再由辽东节度使亲自定夺。

提前让李明体验到了君主离线制。

而且因为现在是非战时,所以无法动用飞驿驰道。

单趟信件需要十五天才能送到长安,回信又得十五天。

侯君集道:

“截至十五天前,那边一切如常。

“宿麦丰收,营州的田地全部分配,两地的荒地也在开垦中,截至今日合计开垦荒田十万余亩。

“经济与发展委员会下新设的各大商社,以及民间的商人,也都进入高句丽经营了。

“还有,经陛下特许,与内地各州县的煤铁贸易也已经开展起来了。

“邻近州县近期似乎格外缺煤铁,生意兴隆。”

“缺煤铁?”李明有些吃惊。

邻**州的州县,不就是燕山和太行山一线吗?

那地方缺煤缺铁?搞笑呢?

“不是还在往西北大漠运送铁矿吗?怎么还会缺呢?”

李明多问了一嘴。

侯君集很干脆地摇头:

“不知道。需要去函问问吗?”

李明想了一想,摆手道:

“算了吧,专门去信也太远了,有什么事的时候再一并问吧。”

反正辽东就是沿着既定方针,继续种田、继续和平演变北方邻国,积攒物质力量,时刻备战。

嗯,尽管李世民给了他另一条“和平夺权”的道路。

但李明并没有懈怠基本盘的开发,更没有放松警惕放下枪杆子的想法。

枪杆在手中,万事好成功。

辽东被自己从根到头修整过,所以没什么问题。

几人的重心又回到了朝堂上。

李明问:

“这几日的朝会上,有人从头至尾没有反对过我吗?”

“有的。”侯君集掏出小本本。

观察朝廷百官对李明“高升一步”的反应,这事是李明特别关照过的。

有拉拢的价值,可以作为潜在盟友。

“并不多,大理寺卿孙伏伽、中书侍郎崔仁师等舌战群儒,这倒是意料之中。

“不过也有一些人始终没有表态。嗯,其中职位最高的杨师道。”

“杨师道是?”

“中书令。”

“哦~?”

李明有些惊讶。

中书省是发布政令的最高机关,其长官中书令,在行政编制上是首席宰相。

虽然实际上不如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秦王府老将那么受器重,但地位之高是毋庸置疑的。

“你们和老杨很熟吗?”李明问。

言外之意是,杨师道为什么会偏向我这边?

宁这甩手掌柜是除了种田啥都不知道啊……房玄龄与侯君集互视一眼,道:

“杨令公出身弘农杨氏,是观德王杨雄之子。”

“so?”李明挑了挑眉。

朝廷里都是门阀士族官n代,有个弘农杨氏有什么稀奇?

侯君集的呼吸陡然粗重,瓮声道:

“殿下的生母也出自弘农杨氏观王房,是杨雄的侄孙女。

“所以杨师道是令母的堂叔,是殿下您的叔公。”

“哦?!”

李明一惊。

搞了半天,原来我是弘农杨氏的亲戚?!

一开始还以为是隋炀帝那一脉的亲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