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软。
但缺点就是太软了,遇上大事没有主见。
侯君集果断地说:
“我这就让尉迟循毓前去,让那些糊涂官僚把这仪仗全部撤走。
“同时把参与的官员名单都记下来,出了这么大纰漏,年底考核全部扣分。”
李明思考了一会儿,却轻巧地摆了摆手:
“无妨,人家好不容易搭起的台子,我不上去唱俩嗓子,岂不是不解风情?”
崔仁师还想说什么,见侯君集微微摇头,便只能闭上嘴。
侯君集也不知道李明在打什么主意。
但他相信,这小东西应是想到了更好的破局之法。
…………
接风宴的操刀手是太子左庶子、中书侍郎杜正伦。
此外,韦贵妃的堂兄韦整、礼部侍郎令狐德棻、以及岑文本刘洎二人组等,皆参与其中。
可谓众正盈朝,成分极其复杂。
而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——削削李明的气焰。
让那整日与辽东山贼和河北田舍郎厮混的乳臭儿知道,京城的爷才是爷。
“哎呀你们真是太客气了。”
李明大大咧咧地下马车,安然地享受着礼乐待遇。
几人心里一喜:果然中计!
野孩子果然不知礼,被坑活该。
杜正伦面露喜色,立刻向左右示意。
副手得令,敲门声地离席,向太极宫飞奔而去。
很好,这个小报告一打,李明就百口莫辩了,太子殿下也能稍为安心,不必整日在我等头上撒气……
就在杜正伦心里欢快地盘算着的时候。
李明抄起接风宴上的酒杯,直奔老杜而来。
不为别的,就因为这里数他官儿最大。
“杜相公筹划辛苦了,来,我敬你一杯!”
李明在杜正伦膝下一蹦一跳的。
杜正伦连连摆手:
“不敢不敢,这是专为文韬武略的殿下接风洗尘的,某等不敢……”
开玩笑,为了逼真,除了编钟以外,这桌酒席也是按照皇帝的规格摆上的。
什么事情沾上“皇帝”,那性质就不一样了,不能乱碰。
他如果敢碰这酒,旁边那些党派不同、心术不正的岑文本们,难保不会一纸弹劾,连李明带太子一锅端。
李明小眼睛一眯,充分发扬历史悠久的劝酒文化:
“既然这宴席是为我所设,那就是我做主。
“怎么,几位不肯卖我这个面子?
“还是说,这宴席不是为我所设,我做不得主?”
杜正伦流下了冷汗,但还是硬着头皮不肯开口。
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,所以李明也不和他多做纠缠。
有的是突破口。
李明便丢下了杜正伦,专门与一旁陪同的小官小吏、甚至现场的守卫们套起了近乎:
“我能得胜还朝,全赖唐军将士浴血奋战,各级官吏上下用命,这功劳应该也算你们的!
“来!我们都有功,我们一起痛饮庆功酒!”
小吏小兵显然没有杜相公这样的修为。
被这位带着战争光环、又颇有豪侠之气的皇子一劝两劝,便都享用起了皇帝才能喝的接风酒,聆听着周天子才能听的三架编钟。
甚至连演奏的乐人都分到了一口酒。
策划此事的贵人们都一个个冷汗涔涔了。
如果打个不恰当的比方,这杯烫手的接风酒是屎的话。
李明的对策就是把屎抹得到处都是。
不愧是老面瘫房玄龄的学生啊……
…………
太极宫中,韦整一脸兴奋地向李世民打小报告:
“陛下,李明僭越!”
李世民连眉毛都没动一下。
就在前几个月,举报李明谋反的奏疏都快把桌案压垮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