扩大,足以硬抗高句丽的全面进攻!
可就是因为这群貔貅的存在,导致都督府在本地根本收不上来多少税,严重依赖朝廷的后勤。
这诱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,最终导致被高句丽大军打得窝在城里不敢出战,丢尽了颜面!
但另一方面,李明殿下这也太胡来了。
杀人放火、敲诈勒索。
匪气太重……
“殿下,您这……可能不大合法吧?”张俭欲言又止。
李明眨着无辜的小眼睛:
“怎么不合法了?违法乱纪的是那些地头蛇,我可是一切都按照均田令来的
“他们违规侵占农民的土地,我按照均田令,把土地还给农民。
“我怎么不合法了?我可是大唐头号守法公民。”
啊是吗……张俭也不多说什么了。
有一个能抗事、肯背锅的领导,也挺好。
反正朝廷那边有李明殿下应付,他和营州都督府只需坐收渔利,专心抓好边防就可以了。
…………
很快,辽东军镇营州州府的第一条政令正式颁布:
重审《均田令》重要性和严肃性,维护我大唐基本法的权威,在营州范围内全面开始均田——
其实还是李明在平州搞的那一套“国营农场+”,只是套了层均田令的皮套,假装遵守大唐律法。
营州的情况和彻底打烂重建的平州还不一样,所以策略上还是有所不同的。
平州是赤果果的,营州多少遮了一片名为“大唐律法”的叶子。
具体执行上,重新统计户籍人口,有户口就有田。
而原本化外的各族蛮夷,只要你肯归附华夏、安心种田,也给你发户口,大家都是好朋友。
至于土地超标的地主,李明毕竟也不是魔鬼,也是会按照市场价给予补偿的。
嗯,在领取补偿之前,请地主老财们先补齐之前历年欠缴的租庸调、以及所产生的滞纳金。
一切都严格遵守《贞观律》。
甚至李明殿下还格外法外开恩,免除了诸如“杖五十、徙五百里”之类的刑罚,只要你的土地,不用谢。
政令一出,营州沸腾。
广大平头百姓自然是喜迎旧朝雅政,坚决拥护北魏时期就诞生的《均田令》,踊跃申报户口,都不用胥吏们再清点一边,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。
而地主们也同样喜迎雅政,踊跃上交土地。
不踊跃不行,郝邵烧焦的尸体还挂在大门前,看着他们呐!
…………
营州酒肆。
两个人互视一眼,点点头,便走进了大门。
酒肆内熙熙攘攘,人来人往。
自从李明殿下入主营州,酒肆的生意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。
一方面,以前喝不起酒的人,现在喝得起了。
另一方面,以前喝得起酒、且有专人服侍、无需屈尊来此和众人混迹的人,如今只能在酒肆里借酒消愁了。
因此,这里成了传播消息最方便的渠道。
两人就是收了钱,来这里带节奏的。
“咳咳。”其中一人清清嗓子,故意大声说道:
“节度使一来,营州都乱套啦!”
此话一出,闹忙的酒肆立刻安静下来,大家都看着说话的人。
传流言,流量是关键。
见成功吸引众人的关注,两人心中一阵激动,捧哽不失时机地插入:
“老兄,此话怎讲?不是都是节度使是活菩萨,节度使一来,营州就太平了吗?”
“扯犊子!”主讲人夸张地挥挥手,好像在赶苍蝇:
“都是传言,那小孩能有什么本事?不就是山贼那一套分赃吗?”
“老兄说的是啊,节度使一来,我家公鸡都不生蛋,母鸡都不打鸣了。”
“这就是天人感应,惹得天怒人怨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