绩只会报以礼貌的微笑。
军人都是很单纯的,都是为服从陛下命令而生的。
管他陛下的命令是有理还是没理,李世绩一定不折不扣地执行,绝对不会去质疑的。
这就是这位半路投唐的瓦岗寨降将的自保之道。
但李明的意见,这位明哲保身的高情商将领却不得不侧耳倾听。
谁让他打赢了呢,谁赢谁有理。
李明凑近了说,在纸上写写画画:
“我会提出这些条件,如此这般这般如此。你暂且这么应着,先回报我的父皇。”
李世绩有些为难地说:
“如果陛下不同意怎么办?”
“那就撕毁协议呗,这有什么难的。”李明觉得李世绩的问题很幼稚。我大唐乐意遵守的协议才是协议,大唐什么时候不乐意了那就是厕纸。
你渊盖苏文不服?不服就憋着,有本事来砍我?
李世绩思索了半天,只能点头:
“就这样吧。”
…………
当日中午,渊盖苏文就乘着马车,得胜回平壤了。
经过他一番巧舌如簧、文攻武吓,大唐最终放弃了所有割地、赔款、朝贡的条件。
只是大唐为了保全面子,加了几个不痛不痒、莫名其妙、甚至渊盖苏文念都念不利索的条款。
高句丽几乎没有付出什么实质性的代价(众所周知,炮灰不算人),就结束了这场因自己手贱而起的战争!
甚至渊盖苏文还白赚了一个“平壤郡公”的封号!
严谨地说,是提交了“请封郡公”的预约申请,大唐朝廷还得走个内部流程,回去等通知吧。
“等我成了平壤郡公,看国内那几个部落的反贼,谁还敢忤逆我!”
渊盖苏文得意洋洋地盘算着,想象着自己坐在宝座上,面对匍匐在地的群臣,挥舞着这份对高句丽极度有利的和平协议,慷慨激昂地说:
我带来了一代人的和平!
“我国主动挑衅,居然还能全身而退。难道,大唐是金玉其外,而李世民也并没有传闻里的那么厉害?”
劫后余生之余,渊盖苏文又动起了得寸进尺的心思:
“和我军作战的一直是平州的那几个山贼,大唐的军队是一个也没看见。
“由此可知,大唐内部一定虚弱不堪,李世民更是软弱!
“是荣留王高建武无能,才被几个山贼打得丢盔弃甲。
“只要我上,捏死平州那小皇子易如反掌!哈哈哈~!”
渊盖苏文咬着牙,哼哼冷笑。
那小孩开场就给了渊盖苏文一个下马威,让他丢足了面子。
而渊盖苏文最好面子。
这给了他刻骨铭心的仇恨和屈辱,更甚于高句丽将士死伤惨重之痛。
回平壤城的路上,渊盖苏文马不停蹄地开始策划厚积薄发、再接再厉、梅开二度的奇袭辽东计划。
发誓要剖了那熊孩子的心下酒,一雪前耻。
以高句丽之大,只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,拿下唐属辽东不是如喝水一样简单?
在仇恨和兴奋之余,他完全忽略了协议最末尾的三行字:
唐、高两国一致认为,自由贸易是两国关系的压舱石,高句丽向大唐开放市场,不得限制大唐国民在高句丽境内的贸易、勘探、采矿等权益。
双方重申新闻自由的重要性,大唐国民有权在高句丽境内办报,高句丽无权干涉。
东北是两国共同的家园,为防止风沙、保护水源,大唐有权在高句丽派驻环境保护组织,防止过度开垦、畜牧、冶炼等破坏环境的行为。
…………
“就算陛下同意,那渊盖苏文又会遵守那份协议么?”
送走高句丽使团后,李世绩忧心忡忡地嘀咕着。
那家伙面相不大好,恐怕是会反骨的。
李明一边观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