占据地利,据唐于国门之外。
平州就像一把钥匙,决定了燕山这扇大门的开关。
“要保护家里的安全,与其在家中与贼搏斗,不如……”
他用笔在平州重重画了一个叉。
“把门关上!”
他决定,接受慕容燕的请求。
帅军南下!
“可这是个麻烦……”
他的目光向东移,定格在了营州都督府。
拜慕容燕所赐,他的军队可以风骚地穿上穿上唐军的衣服,瞒天过海一时。
但时间一长,必然会被发现端倪。
营州的唐军不可能坐视不管。
“营州军有两种选择,一是进入平州,正面驱逐我军;二是围魏救赵,直接攻入我国,逼迫我军撤退。”
高建武面对着地图,进行着第不知多少次的推演。
“如果营州军选择进攻我国,那正中下怀。
“打野战,我军不是唐军的对手。但本王在营州边境修筑的成片堡垒,足以迟滞他们的行动,拖延到我军剿灭匪患、彻底掌控平州。
“平州一沦陷,营州与唐王朝的陆地通路就断了,营州都督府再强也不过是瓮中之鳖。”
至于营州军选择向西驰援平州……
高建武在营州军西进方向的北方侧翼,画上几个箭头。
南边是大海,北方是高句丽军,营州军被两面包夹。
“那也正中下怀,这其实是我的调虎离山之计。
“因为南下平州剿匪的只是一支偏师,我军主力真正的进攻目标,一直是营州啊!
“营州全是平原,背靠大海无险可守。我军主力一举压上,打你老巢、攻你侧翼、断你粮道,看你常山之蛇如何首尾兼顾!”
高句丽厉兵秣马多年,兵力和粮草都远超辽东的唐军,又在本土拍了n多地堡,可攻可守,还有慕容燕这个大内鬼。
高建武觉得自己优势很大,营州军只要敢动一下就输定了。
有本事张俭都督不动。
那更好,更省力。
平州一旦被高句丽拿下,那营州与大唐内地的唯一联系就将被切断,彻底陷入孤立无援之境。
那时候高句丽回头再干营州,简直是轻松加愉快。
也就是说,不论动还是不动,营州军都是必输的局面。
已经被彻底将死了。
这不是高建武的谋略有多高明。
单纯是因为力量对比极度不平衡。
以高句丽举国之力,加上内鬼慕容燕的支持、以及先取平州带来的战略优势。
天时地利人和的种种因素叠加,让他有了碰一碰营州军的资本。
归根结底,还是因为燕山一线阻隔了大唐的力量投射,导致辽东力量不足,只能实际控制滨海一角。
至于那支把慕容燕打至得求饶的山贼“赤巾军”。
高建武更没有放在眼里。
开玩笑,高句丽境内的山沟沟比燕山更原生态,野人比山贼更野,他都能收拾服帖。
在地头蛇慕容燕的带路下,取平州不过是探囊取物。
而拿得了外边的平州,里面的营州自然也是囊中之物了。
高建武真正担心的,是大唐从别处调集的援军。
“军队调动需要时间,我军应当速战速决。如果有必要,需要与薛延陀联动,帮助牵制一下唐军……
“不,谨慎起见,大不了分真珠可汗一点好处,现在就求援!”即使战略优势很大,他也完全没有作死单挑李世民的想法,毫不犹豫地执笔写信。
…………
“主君,高句丽容留王回信!”
慕容燕迫不及待地从传令兵手中抢过书信,如饥似渴地读起来。
高建武只给他写了一行字:
“可,让我军劫掠三日。”
一个字也不屑于多写,傲慢溢于言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