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
“君王的一举一动都是法令,君王奖惩的公正与否,也同样关系到法令的公正性。
“既然与法令有关,臣不敢不管!”
说得好有道理,李世民都不知该如何反驳。
他眯细了眼睛,声音低沉:
“你该不会是因为李明替你破了案子,你投桃报李吧?”
“断无此事!臣一向仗义执言!”孙伏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。
得,这堪比城墙的厚脸皮,和那些“十四党”是一个死出。
李世民叹了口气,挥挥手:
“去吧。”
好家伙,李明是属魅魔的吗,悄默声的又把他的大法官也拐跑了。
让他再这么折腾下去,怕不是半个朝廷都要变成十四党了。
李世民越想越气,便要呼唤大伴。
忽然,他像是想起了什么,神色黯淡了下去,向一旁不知所措的小宦官轻轻挥挥手:“朕先回立政殿,传杨妃陪侍。立德殿的那个,别像上次那样找到别的杨妃了。”
小宦官都快吓哭了:
“奴婢愚笨,奴婢该死……”
“哎,别轻言死。”李世民温和地说:
“还有,把李明也带到立政殿来。他这个时间应该在西市的印刷坊,你一个人抓不住他,多叫几个禁军随行……”
…………
一个多时辰之后,禁军终于捉住了四处流窜的辽东节度使,把他押回了立政殿书房。
“阿爷,找我?”李明被第三任看门将军拎在手里,向父皇眨巴着调皮的眼睛。
李世民嘴角一抽,打发走看门将军,指着李明,龙颜很是不悦:
“你小子,名声都让你赚了,黑锅都让你老子我背了。
“世人只知道我刻薄寡恩,封给你平、营两个最边角料的州。
“可谁能知道,你开的价比看上去远远狠得多!”
是的,李明当然不会和李世民客气。
用辽东的两个下州换了徐州和扬州,这差价他当然要找补回来。
具体方式就是:
要权!要财!要人!要粮!
李明附上了长长一串清单,为营州和平州索要了大量金钱、粮食、铜铁等利益。
让李世民一度怀疑,这小子是不是想要在辽东重新建一个扬州和徐州出来。
但和李明提的其他条件相比,这点物质利益又算得了什么——
李明还索要两州的赋税自主权!
开矿采矿权!
铸币权!
征兵权!
立法权!
认下这些条件的时候,李世民有种前所未有的屈辱感。
他觉得,自己好像不是天可汗了,而是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窝囊废。
然而,朝野的无关人等们是算不清这笔账的。
他们只知道,陛下把大功臣发配去了辽东,陛下不公,大唐药丸!
“唉,人之常情。”李明深有感触地说:
“人的眼球只会被标题几个大字吸引,而忽略藏在细节里的魔鬼。”
不愧是带节奏的专家……李世民呵呵一声:
“你就谢谢孙伏伽吧,他又为你的辽东军镇争取到了利益。”
军镇又是李明新弄出来的东西,涵盖了辽东节度使李明治下的营州和平州两地。
拜李明的疯狂要价所赐,在李世民的字典里,军镇=国中之国。
“哦?孙廷尉大义啊!”李明的眼睛迸发出了光芒,市侩地搓着小手手:
“说好的一百万斤铁和十万斤铜,终于要拨给我啦?”
李世民深吸一口气,尽量耐心地回复:
“不可能!全国一年的开采量也就一两百万斤,怎么可能全运到辽东?!
“最多十万斤铁,一万斤铜,再多就没有了!”
李明的小嘴一下子就瘪了下去,泪眼婆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