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历史军事>蜀臣> 第116章、分歧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16章、分歧(3 / 4)

军中将士皆多有微辞。

彼一战未亲临,何德何能为别督掌大兵?

何不见,将门之后的张苞,不过领军一部,今在吴懿麾下当别将?尚有霍弋,如今不过为牙门将,仅掌千余兵马,听令于郑璞帐下?

如此诽议之言,马谡隐隐有所而闻。

性情本多傲气的他,亦在心中憋了股气。

誓用赫赫战功来证明自身的能力,以及丞相越级擢拔他,非乃念旧徇私,而是独具慧眼识英才!

今见战功在前,心中按捺不住乃必然。

尤其是,丞相素日里,对他太过于纵容了。

让他罔顾了“军令如山”!

自以为“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”。

觉得只要他兵出萧关乃对大汉裨益,立下了战功,哪怕违背了丞相的调度,丞相亦不会追究。

而亲自前来邀郑璞共力,乃是觉得郑璞亦会与他同。

盖因他乃郑璞半个荐主。

又因数年来,二人所谋所思几无异,乃类己者也。

然,他注定了是败兴而归。

郑璞的脸庞上,无有他意想中的欣喜之色,眼眸中亦无有建功立业的热切。

反之,乃是语气淡淡的,劝说他放弃这次立功的机会。

曰:“幼常兄,我等率军来时,丞相曾有嘱言。只需扼守住此地道路即可,不可节外生枝,有违丞相将令。再者军出萧关,乃是弃了此处地利而弄险耳,不可为之。”

闻言,马谡骤然间,张口结舌。

并非他不明了,郑璞所言的弄险乃是何指。

无非是,萧关的御敌方向乃陇右耳。

汉军占据了萧关,也很难抵御从安定郡的来袭。

然,彼那逆魏兵力,被杨条所牵制,焉能分出大部兵马来夺关隘?

若遣来区区两三千兵卒,他又有何俱之!

他的惊诧,乃他无法想象,昔日在牂牁郡,胆敢与句扶领三四百板楯蛮,深入敌后断道的郑子瑾;昔日景谷道之战,胆敢领两百士卒以身作饵诱敌的郑子瑾,竟声称不可“弄险”?

再者,素来与他相善、以多谋善断著称的郑璞,莫非不知,他如今在军中备受腹诽的尴尬处境?

节外生枝?

呵~~~~

好一个“节外生枝”!

好一个“不可违背丞相调度,不可弄险”!

瞬息间,心念百碾的马谡,恚愤及悲忿之情骤然生出。

犹如那燎原的星星之火,燃遍腔腹,燃尽了理智。

“呼~~~~”

阖目,深深吐出了一口浊气。

努力抑制下了怒火,再度睁开眼眸的马谡,也敛起了来时的热枕与昔日的亲善,声音淡淡,问道,“我若执意而行,子瑾当真不愿助我一臂之力?”

如此作态,亦让郑璞心中泛起无奈。

诚然,他知道马谡在军中的处境。

亦知道,他此番若是再度出声拒绝,二人的情分会如何演变。

或许日后,他与马谡便形同陌路了吧?

然,私交情分,焉能左右国事邪!

是故,郑璞闻问,也肃容以对,不假思索便颔首而答,“幼常兄,丞相所嘱之言,我不敢有悖。职责所在,恕我难从命!”

“好!”

马谡听罢,勃然起身,草草双手一拱作别,“乃是我有扰了。”

言罢,便转身大步出军帐,接过亲卫递过来的马缰绳,驰骋离去。

速度之迅,让郑璞步出帐外时,仅见一串马蹄被卷起的尘烟,消失在天际。

渐行,渐远,渐无声。

唉.......

郑璞慢慢耷拉下了眼皮,心中悄然叹息不已。

以他对马谡的了解,依马谡的性情,此番负气而去,必然会兵出萧关!

而后果如何,他无法未卜先知,但隐隐有所测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