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”
这谁能忍?
必须得给她肉刀子进去肉刀子出来。
转过天上午九点。
姜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拆了副新牙刷,刷完牙拿陶的大宝洗面奶洗了脸,完事儿又用陈虹的梳子整理了一下鬓角,最后挑挑抹拣,用王露瑶的毛巾擦干了脸。
走出卫生间,她没骨头似的往沙发上一瘫,两只脚丫翘到了茶几上,懒洋洋的问:“底片还有几张啊?”
“也没几张了。”
正伏案写东西的张延,头也不抬的回道:“要不今儿咱们就吃顿散伙饭,晚上我一股脑丢给你得了。”
姜珊冷哼一声没再言语,要是91年正在气头上的时候,她肯定巴不得赶紧把底片都赎回来呢。
但现在么其实处久了,她发觉这种关系也挺不错的,彼此没什么感情负担,也不用谁迁就谁,想说什么说什么、想骂什么骂什么,最主要过程还挺愉快的。
这一年多姜珊在人艺积攒的压力,大多都是在张延这里释放出来的一一要不然她也不会赶在入组前,特意又来送一波了。
可姜珊毕竟是个要脸的,心里头再怎么得意这一口,也不好意思明明白白的表现出来,所以就只能沉默以对。
这时张延放在桌上的大哥大突然响了,他接起来就听高棋在那边道:“张哥,汪峰已经到了,
你什么时候能过来?”
“汪锋?!”
“就昨儿在医院遇到的那个。”
张延这才想起昨天都没问清楚那小伙子的名字,如果要是早知道对方是榜上有名的汪锋·
那自己的态度应该也不会有太大区别,反正都已经过了原始积累阶段,也没必拿未来的名人太当一回事。
等到了21世纪,估计大多数所谓名人,都不会比他张某人更出名。
于是张延回道:“我有篇评论文章要写,估计得十点半以后了。”
昨天看完《夏令营》之后,张延就忍不住想要评论一番,主要是这文章的槽点也太多了一一尤其是在知道这一代小日本,最后成了平成废宅的情况下。
当然他想吐槽也不只是这一篇文章,事实上90年代初随着大毛的崩盘、随着出国潮的兴起,国内文坛崇洋媚外的风气,比之网络时代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前脚刚骂中国人死板守旧,没有半点自由精神,不象人家美国人敢于打破常规,拥有创新思维;后脚就吹捧日本人守规矩,整个社会井然有序,不象中国人一样自由散漫,总想着钻空子坏规矩。
总之就是一根筋两头堵。
张延这次准备把近两年比较火、也比较出格的言论拉个清单,好好的挂出来晒一晒一一当年他就是报社特约评论员,这也算是不忘初心了。
另一边。
汪锋得知张延十点半以后过来,心里就彻底踏实了一一他就怕张延睡一觉,把自己这事儿给忘了。
跟高棋道了谢,汪锋抱着吉他从屋里出来,就见自己几个队友,正跟傻狗子似的贴墙站着看人家载歌载舞。
这院子里凑了能有三四十人,其中一多半是摇滚乐队,还有七八个年轻姑娘,都是盘正条顺的果儿。
春寒料峭的,这些姑娘就敢露肚脐,那热情劲儿是扑面而来,整个院子仿佛都跟外边不是一个季节了。
见汪锋出来,鼓手单小凡凑上来,激动道:“中,这一院子都是大腕儿,咱们这回可算是来对了!”
“瞧你那点儿出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