傲气,毕竟无论孙鹏、张岩还是贺兰都或多或少在班里面或者学生会当过干部,干过不少活,被老师、领导们都夸赞过。可真正上班了,他们才知道,以前的那些自得有多么天真。闻蝉带起人来,是真的不留情面,做错了直接批评,但相对的,她也是真教东西。
该怎么写文件,怎么分析新闻,怎么面试人,从简历里抓重点,筛选出公司要的人手。
这些干货去报个培训班至少都得学几个月才挤牙膏似的告诉你,她不玩这些虚的。
头一天,就先给他们培训过,然后第二天就让他们上手,围观她面试的时候怎么做的,第三天就让他们开始做人事工作。对于习惯了慢节奏的大学生来说,这么快的工作效率简直考验人的生理跟心理。
但在这种情况下,人的进步也是非常大的。周六的时候,闻蝉给他们放了半天假,让他们能够喘口气。孙鹏等人再次回到学校的时候,就感觉有些恍若隔世。同学看他们的感觉也大概如是,不过才几天没见,一个个身穿西装,皮鞋,油头,那派头简直像是国外电影里的白领。“你们这都是那个未来公司给你们提供的?”一个女生羡慕地看着贺兰身上的西装套裙,那利落的剪裁,衬得整个人气质干练又精英。
贺兰任由女同学们摸自己的衣服,道:“是啊,连我们一日三餐也是提供的,我们还有外汇券呢!”
“真的,那你们不是可以去友谊商店买外国货?!”一个男同学羡慕地惊呼出声。
要知道,友谊商店那是只收外汇券的地方,可一般人要是没有亲戚在国外,哪里有外汇券,因此,去友谊商店那边,只能看,不能买。也因此衍生出一个市场,那就是倒外汇券,但外汇券的价格也不便宜,100外汇券就能换120多块人民币了。
贺兰等人矜持地点点头。
孙鹏道:“我们一个月大概有六百多外汇券,大家要是有需要,可以跟我们换。”
他正说着这话,宋柯就走进教室,听见这话,宋柯眼神暗了暗,他对孙鹏道:“孙鹏,那是不是按照1:1的概率跟我们换啊?”宋柯这话分明是不怀好意。
孙鹏等人都愣了下。
张岩皱紧眉头,要发怒,被孙鹏拉住,孙鹏对宋柯笑道:“大家都是同学,我们不可能挣你们的钱,但也不能太吃亏,总之,比市面上便宜就是了。不过,大家要是要的不多,那找我,我就给大家1:1,毕竟这么多年同学了。孙鹏这句话,引得众人夸他仗义。
张岩等人心里也松了口气。
虽然是大学生,可不是谁都像孙鹏家里有底气,外汇券可以说是张岩等人的小福利。
闻蝉没禁止他们跟人兑换,本质上就是默许。这也是管理的小技巧,给员工一点儿特殊福利,人家才能拼死拼活地跟你干。
大学生这个群体,是最缺钱又最不缺钱的。孙鹏这句话说出来,立刻就有人要跟他提前预定兑换两百多外汇券,其他人也都很抢手。
直到老师来了,这教室才安静下来。
他们现在大四,其实没多少课程了,大多数人也都要准备去单位实习,也有不少人还找不到能落户北京的工作,在那飘着。孙鹏等人的情况,引得不少人都蠢蠢欲动。虽然未来投资公司是外企,可人家福利待遇真是吊打不少单位,况且还能提供北京户口,实在是个不错的选择了。
要说跟铁饭碗比,那是比不上,但没有更好的选择的时候,这公司的工作,也是一条去路。
短短一天时间,孙鹏等人就收到了不少同学的明示暗示,打听公司面试的事。
宋柯看在眼里,嫉妒得眼睛都红了。
他是北京本地人,学校也分配了个单位,可那单位太差,什么林业局,还是在郊区那边。
宋柯哪里看得上,他回到家,他家在北京三环外的小胡同里面,也是大杂院,五六户挤在一起,他们家有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