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底怎么样了?"闻蝉道:“怎么突然换到郊区那边去,那地方可偏了。”
陈博正道:“不算特别偏,那地方有高速公路。““高速公路?哪里?"闻蝉起了兴趣。
要说九零年代开始,最红火的一个项目莫过于基建了,从90年开始,全国开展轰轰烈烈的修路工作。
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,真没错,倘若不是修了公路,交通便利了,这经济哪里能发展起来。
“门头沟杨村,你认识吗?"陈博正道,“今年才修的高速公路。”杨村?
闻蝉不认识,但要说门头沟,那她就认识了。陈博正道:“那地方村长愿意配合我们,免费给地,但要求咱们给提供些工作岗位。”
陈博正放下扫帚,“他们要至少三十个工作岗位,我这正寻思着该怎么办才好。”
汽修厂的人手不必说,大头肯定是林志勇那帮兄弟,人家手头上有技术,又人面广,必须得给他们安排工作。
不然,只怕对方心里要有意见。
可三十个工作岗位,又是必须得提供给人家村里的,别的不说,人家村子给了地,要是不多少意思意思,那就不太合适。陈博正这阵子正为这事发愁,这件事,林志勇那边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,但他没开口。
显然,林志勇的意思就是你陈博正既然要当个头儿,那你就得像个当头儿的样子,无论如何,把事情办的人人都满意。“他们给多少地?"闻蝉好奇地问道。
陈博正比划了下,“三十亩。”
闻蝉正在喝水,听见这话,呛住了,陈博正拿出手绢递给她擦,她边接过手绢,边难以置信地问道:“多多少?”
“三十亩。"陈博正再次说道。
闻蝉擦着下巴,眼睛都懵了,“这么大的地,免费给你?”“不是免费给我,是给咱们办厂子的。"陈博正更正道。闻蝉白了他一眼,给厂子的也一样啊。
三十亩地,白捡的,人家要三十个工作岗位,那是真没多要。这种事也只怕在现在这个年代才会出现,毕竟现在出了二环都是山旮旯了,这郊区就更没人看得上,郊区的地就更不值钱了。但闻蝉知道,这地将来值钱啊。
别的不说,08年以后房价疯涨,靠着北京的天津河北都被跟着带得房价涨上去了,这三十亩地真是个大金元宝。
“你运气还真不错。"闻蝉上下打量陈博正,有些酸了。陈博正哭笑不得,“我这还叫运气不错啊,我倒是宁愿要咱们这区的地,可不是上面卡着人嘛。”
“怎么个情况,说来听听。"闻蝉打听道。陈博正索性把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。
闻蝉皱了皱眉,“那什么林大少是二代吧?”“肯定是。"陈博正道,“不然那姓孙的不会那么舔着。”闻蝉原先还想这区的地以后也值不老少钱,虽然现在投资不划算,但以后钱富裕了买块地盖个小区或者办公楼什么的,也能挣不少钱。但听说跟姓孙的不对付,她就改变了主意。这个年代水深得很,明摆着跟人不对付,再在这个区投资,只怕会被人坑死。
“那你们先前打上去的申请怎么办?“闻蝉说道,“你跟人家说取消了嘛?”陈博正脸上露出一个微笑。
他看着闻蝉,把闻蝉看得疑惑不已。
次日。
招商局办公室。
孙永平正在喝茶看报纸,听见敲门声,拉着嗓音喊了一声进。陈博正跟闻蝉推开门,手里提着一篮子水果,走了进来。“哟,怎么又是你。“孙永平看到陈博正的时候,脸上肌肉僵了僵,迟疑一会儿才点了下头,算是意思了下。
陈博正把果篮放在桌上,“孙科长,这不是快到年底了嘛?我们要找工程队了,所以就来问问,我们申请批地盖厂房的事,什么时候能通过?”孙永平手里端着搪瓷缸,眼角余光撇了一眼那果篮,见那果篮子居然只装了水果后,嘴角撇了撇,脸上露出轻慢的神色:“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