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六十五章(2 / 4)

自然而然,水到渠成,真的像好友相聚,不带任何目的性。

也是,谁能不喜欢模样生得好看,脾气温和,见人三分笑,做事滴水不漏的少家主呢。

宋瑶来扬州一段时间了,先是吃喝玩乐,后又重新修缮府邸花了半个月的时间,生意上的事情一点也不着急。

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,孙琴也算摸清楚了自家少家主的脾性,不像去年那般催促她。

少家主这人啊,就算是有天大的事情,她也要先把自己照顾舒坦了,再不疾不徐地开工,一出手就直击要害,果断利落,看似不疾不徐,运筹帷幄,实际上恐怕早就开始布局,想好了怎么做。

这样的人,内核强大,随性自然,生活中的一切都在掌控之中,却看似水到渠成,自然而然。

孙琴混了大半辈子,看人很准,倒是第一次碰到少家主这样的人,如果不是足够的自信聪明,做不到如此。

少家主开窍的玩,确实是青出于蓝胜于蓝。孙琴料得一点都没错,庆祝完府邸完工,第二天,宋瑶就把她叫过去,细细问了江南一代的情况,不知扬州,更包括苏杭一带的布行情况。孙琴将自己知道的情况一一回答。

江南一代,自古以来就是纺织业中心,竞争激烈,许多本土老字号诸如永昌布行深入人心,且江南一带的百姓偏爱精致、素雅,与京城的华贵大气大不相同,这也就是为什么江南的市场潜力巨大,但是为什么外地的布行却很难分到站稳脚跟的原因。

宋氏布行因着模仿江南流向的布匹样式和质量有保证,才勉强分了一杯羹。是以如果要开拓江南市场,难度不小,如果好做的话,孙琴在江南这么多年,也不至于毫无进展,生意一直不温不火。随后,宋瑶跟着孙琴实地探查了当地几家较大的布行,看看当地布行的市场占有情况。

若一家品牌在当地市场占有率超过百分之八十,那就可以放弃这个市场了,诸如现代时的可乐市场,除了xx和xx,几乎见不到其它品牌。然而经过调查,宋瑶发现,没有任何一家布行在苏杭一带的市场占有率超过百分之三十,就连头部商号永昌布行,也只占了百分之二十六,也就是说对于江南布匹生意来说,客户需求高度碎片化,竞争激烈,同样也意味着市场潜力很大。

如今江南布匹市场较为混杂,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市场细分,再结合宋氏布行的优势,利用一点营销手段,抢占领域内市场份额。其次再结合苏杭的审美偏好,聘请当地富有经验的纺织工和绣娘,设计符合当地审美的新样式,进攻其它市场细分领域。说起来简单,若真做起来是一个不小的工程,古代没有大数据库,一切都需要人力去各地实地调研,耗费不少人力物力财力才打探到。在这个时刻,桑老板就发挥了极大用处,他从小就接触生意,在江南一代混了多年,对市场的情况再清楚不过。

是以,宋瑶又将人约出来喝茶,然而桑老板最近是大忙人,约了几次才将人约出来。

对此,桑老板颇有微词,十分嫌弃,“我说宋瑶,你求人办事,能不能有点诚意,这茶都喝腻了。”

宋瑶豪气道:“改日请桑老板吃大餐,随便点。”桑卿彦对她自己做的那口菜念念不忘,“我要吃你做的。”宋瑶应了,“没问题。”

桑卿彦满意地勾起嘴角,“看在你这么有诚意的份上,有什么想知道快问吧,我一会儿还有事呢。”

桑卿彦倒不担心宋瑶会抢了她的生意,他有他的考量。一来,宋瑶十分聪明,就算他不告诉她,她也有办法知道;二来,宋瑶十分有做生意的头脑,他自愧不如,如果她来江南,宋氏布行早晚被她做起来,他也阻挡不了,而且在与宋瑶交谈的过程中,他也能了解宋瑶是怎么想的;最后,永昌布行在江南的地位已经根深蒂固,且与宋氏布行风格特点相差很大,二者赛道不同,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竞争对手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