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凯申无比坚定的拒绝了一切所谓“和平”的提议。
在一众高级指挥官们的面前表示。
这场战争一定会继续打下去,一直达到完全胜利!
晋东南之战。
给了常凯申充分的信心。
他知道。
自己得到了一个帅才,并且起了大力栽培的心思。
在今天晚上的这场作战会议上面。
仅仅是不到十五分钟的发言。
陈辞修等人便敏锐的捕捉到了常凯申数次提起楚云飞、提起东路军。
甚至就连八路军的抗战精神和作战意志。
也从他这位老对手的口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。
从军事的角度来讲,中日开战五个月来。
无论对战争前景持何种看法,至少在一九三八年到来之前。
国际社会普遍认为“日本会被中国击败”的观点是虚张声势。
原因很简单:民国经济没有支撑现代化战争的工业,民国社会也不是一个现代化的社会,民国的军队,更不是一个现代化的军队!
从日军的情报视角来看。
现阶段的国民政府的军队仍然有两百万人左右。
可是能够称之为现代化军队且具备现代化装备的部队,一个师都找不到。
中间偶有一个旅、一个团好一些,但严格来说的话。
仍旧是落伍的。
虽然一些中下级干部、以及士兵很勇敢。
但并不能够因此承认他们有现代军人的资格。
民国军队完全以步兵为中心,这是殖民地的战术,乃至南美洲的战术。
战术落后,高级军官大多没有什么能力。
中下级军官具备牺牲精神,乃是维持战斗力的关键。
日军之所以不把国军放在眼里的原因。
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下级军官无法再短时间内培养出来。
从军事的角度来讲。
蓝党所有的高级指挥官都表示战争形势并不乐观。
甚至前几次的和谈之中。
三分之二的高级将领都是支持和谈的。
还有三分之一的将领认为这没什么不好的
这样的高层..
常凯申自己都心累更何况在断交之前,他自己也想着以谈判的手段避免金陵沦陷。
直到现在。
金陵沦陷,晋东南大胜,使得他彻底放弃幻想。
从时间和战况发展的顺序来看。
民国政府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不仅没有消沉。
反而愈发强盛。
现在的国内。
需要这样的一场胜利,增强抗战信心。
知道他们不是毫无意义的坚持,并非无意义的抵抗。
而是切切实实的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。
一场大胜,全歼第四旅团。
更是告诉所有的老百姓,告诉那些投机分子,摇摆不定者。
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!
晋东南此战,便是先例!
正当山城、二战区,乃至八路军总部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。
日军的支援部队再度发起了试探性的进攻。
驻守在一线的连长龚玉鑫抓住了有力战机。
他依仗的是连队里面配属的二十多支晋造汤姆逊冲锋枪。
第一时间火力全开,击毙十几头小鬼子后。
见日军仓皇逃窜。
龚玉鑫知道这是个扩大战果的好机会。
下令传令兵前往团部汇报情况之后。
当即率领麾下所部一百多号的战士们冲了出去,准备打上一个反击。
没想到这帮小鬼子们完全没有什么作战的心思。
他们数次在晋绥军楚云飞所部手上吃亏。
关沟、旧关、乏驴岭、娘子关、程家庄、阳泉、寿阳。
正因为他们知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