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的工作,保薪水是第一要务,我们现在是急需一笔钱渡过难关。
在找工作这一点上,何芸做的比我好多了。”
“我是运气好,公共租界的一家船务公司,要我当会计,本来今天就可以上班了,因为你找我,所以我推到了明天,明天起就有收入了,不至于担心付不起房租了。”何芸笑着补充。
陆博文继续说道:“有了何芸的一笔收入,总算是看到了希望,要是再没有收入,事情就真的麻烦了。
组织的第一个任务到了。”
“这么快?”顾砚声有些惊讶,按道理他们才来上海多久,就算铆足了劲赚钱,组织上也不可能觉得他们能赚多少钱。
陆博文点了点头:“别太担心,不是即时的,要不然我肯定在第一时间就想办法通知你了。
我解出来的信息是,组织上让我们想办法找一笔钱,或者找一批纱,在一个半月后,最晚两个月,他会再联系找人来接。”
“一个半月.那就是要过冬的衣服了,时间上算已经挺晚了,再加上路途上运过去的时间,到了还得织成衣服,十二月底战士能不能穿上都是个问题,确实没时间了,两个月的话等他们穿上衣都要到一月了。”
顾砚声想了想问道:“要多少?”
陆博文摇了摇头:“数量没写要求,我估计是组织上也考虑到了我们刚来,能力有限,所以,应该是能出多少力是多少力的意思。
组织上也不可能只靠我们,应该是别的地方力量不够,让我们补充。
何芸打听过,上海现在的纱不便宜,关键是限购,日本人也知道冬天了,不管是我们还是重庆,都缺纱,所以大宗采购限的很死。
明面上每个市民只能买家用的数量,但是想要买的多,除非走黑市。
但是黑市你也知道,首先是不便宜,其次就是不一定安全,这帮商人鬼精鬼精的,谁都知道在黑市买纱的人,肯定不会是普通人。”
“具体什么价知道么?”
“知道,交易所有纱的期货挂牌,我听炒股的人说,从市区的工厂直接买现在大概是80大洋一件,一件是181公斤,限售,多了要有条子。
租界里的价格不稳定,有些货是从南洋走私来的,大概比市区贵一半。
而黑市的价格现在大概是在150大洋一件。
如果是零散的,这三个的价格就都还要再加。
这是标准品的价格,做出来的衣御寒效果不错,外观也好看,此外还有高档的,就是日军自己穿用的那种,御寒效果极好,但是价格200大洋一件,黑市就得400大洋了。
便宜的也有,就是比标准品再差点的次品,倒不是说御寒效果不好,而是摸起来的手感没那么好,优点也有耐磨,就是乡下穷人爱买的那种,一穿能穿十几年,还洗不坏的,那个就70大洋,黑市价120起步。”
“听起来不便宜啊,那这一件纱能做多少军服?”顾砚声问道。
“具体的这个不敢打听,不过何芸算了笔账,何芸你来说。”
“好。”何芸接棒看着顾砚声说道:“我去衣服店挑衣服的时候,问老板稍微打听过布料,像没什么钱的人做冬天的衣服,一般是用粗纱,手感是差了些,但是粗纱更厚,保暖。
他们卖这种纱都是按件算,公斤是固定的,因为布质更厚更重,所以每公斤能织的布长就会短。
像冬天用的标准粗纱,每公斤纱能织的布,长大概在3.2米。
那么按照181公斤再乘以3.2米,不算损耗的情况下,大概是580米。
冬季衣服的话,按照我买衣服的经验估算,男的上衣要扯3米布,裤子要2.5米,我们的军装还有帽子,怎么也得再加个半米,这就是六米。
那么算下来,一件粗纱580米,6米做一套,做军装应该是不到100套,大约96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