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UU小说网>历史军事>万历明君> 第238章 赏同罚异,遭时定制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38章 赏同罚异,遭时定制(6 / 7)

事中,明目张胆插手铜币铸造——殷正茂都知道铸币赚钱,户部能不知道么?

非得将黄金色这些户部主事革职,辅以张居正回朝后一番铲平山头的震慑。

铸币之事终于能回到实事求是的框架内讨论了。

王国光娓娓道来,有条不紊,群臣无不随着其条陈一一深思。

首倡此事的万象春、工部侍郎万恭、兵部尚书殷正茂争相提问。

王国光一一作答:“……是故,臣以为铜法应当准备一二年,届时与银法、钞法、鞭法,一并施行!”

朱翊钧并未表态,而是看向万象春、万恭等人。

众人迟疑片刻,才一齐下拜:“陛下,可缓步施行,若事有不协,再行调整。”

朱翊钧见几人有所共识,自然是从善如流:“即按此议施行!”

云南铜矿开采……也不知道会否刺激到邻近的东吁王朝。

说到这事,本朝几场大战,缅甸、鞑靼都与历史上的时间不太相符。

不知道受了哪些事情的影响,更不知道何时如期而至。

“陛下,昨日摊丁入亩之事,部议之后,臣也有条陈奏上。”

朱翊钧正在御座上遐思,低头才发现王国光并未回列。

反应了一下,才回过神来。

他疑惑看向张居正,昨日不是说妥么?还有什么条陈?

张居正面无表情,对皇帝的视线没有任何回应。

倒是王国光再度开口:“陛下,臣以为大略妥当,细节仍需细究。”

妥肯定是妥的,但需要微调一下。

若非如此,王尚书又何称专业呢?

朱翊钧挪了挪位置,让自己坐得更舒坦些:“王卿且说。”

他倒是没有太放在心上,这事毕竟是前人的智慧,难有什么改动。

王国光再度一礼:“陛下,何以曰摊丁入亩?”

朱翊钧下意识道:“朕有意将丁税摊入田赋之中,便以此为名了。”

王国光闻言,却皱起眉头,一副不认同的模样。

看得朱翊钧摸不着头脑。

王国光沉默了片刻,缓缓开口道:“陛下,何不直接叫‘取消人头税’,说与百姓听呢!?”

朱翊钧一愣。

他正要出言解释,突然沉默了下来。

对啊,为什么要叫摊丁入亩?因为自己窥见了始发万历一朝移丁为田的结果,那就是摊丁入亩。

原因?先入为主罢了。

真要论起来,丁税是直接取消,还是摊进了田赋里,百姓哪里知道?

至于是“摊丁入亩”容易为人接受,还是“取消人头税”更为万家生佛,这更是一个毋庸思考的问题。

王国光见皇帝不表态,继续说道:“正好趁清丈结束,天下田亩有变,重新合并杂税,拟定田赋的正税。”

“不是正好用‘取消人头税’,来抵消此次变动的怨望么?”

听到此处,群臣有心附议,又恐拂了皇帝这个首倡的面子。

王国光说得确实在理,国朝大政,不同的名头之间,推行的难度也不可同日而语。

朱翊钧心中感慨。

果然,经验主义要不得。

他暗自警醒了一番,盛赞道:“王卿真知灼见,为朕窥破迷途。”

王国光却没有多得意:“除此以外,还有一事,陛下不得不查。”

“取消丁税,必然有百姓主动弃地,届时流民只怕也不在少数,需得未雨绸缪。”

种田有口饭吃固然没错,但不是谁都愿意劳动,弃地或许是个人抉择,但整体来说,就是形成了流民。

当然,这也不是什么不能解决的事,一定数额内的流民,大明朝有能力缓慢消化。

不过,王尚书的思路,显然和皇帝不一样。

朱翊钧摆了摆手:“此事朕早有决意,先从江南与东南两处开始,徐徐推进。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